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际新闻 >

跟大使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交融(记者手记)

 

  谢尔盖·马纳萨良大使正在写中文。
  海外网 张六陆摄

 
 

  谢尔盖·马纳萨良大使的书法作品。
  海外网 牛 宁摄

 

  千年前,古丝绸之路的漫漫风沙曾吹进这个欧亚交汇点。随着历史更迭,亚美尼亚商人利用马可·波罗提供的经典路线,从地中海穿越大半个中国走到太平洋西岸,将本国的珠宝、药材、皮革等运往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商品则被带到亚美尼亚。至今,亚美尼亚地毯花纹中还保留着中国龙的形象。

  尽管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这个坐落在高加索山麓间的国度,对于栏目组的每个人来说仍然是陌生的。和往常一样,在去往亚美尼亚大使馆的路上,每个人都感到兴奋和好奇,“你之前听说过亚美尼亚吗?”“这个还真没有!”“他们首都叫埃里温。城市面积不大,听说两个小时就能走完……”

  当一步步走近亚美尼亚使馆时,我们之前对于这个国家模糊的想象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亚美尼亚驻华大使馆的外墙是在北京三里屯整个使馆区都很少见的砖红色,看起来格外显眼。亚美尼亚国徽沿用了欧洲国家常见的“动物+盾”设计样式。远远望去,我们只能看清楚“左鹰右狮”守护着一面盾牌,至于其中所表达的深意,只能留待向使馆人员请教了。

  “嗨!欢迎你们!”大使秘书玛丽亚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也打断了我们的遐想。栏目组一边同她沟通专访细节,一边走进了使馆。让我们略感惊讶的是这里浓厚的“中国风”:大厅墙角,一树梅花傲然挺立;会客厅内,中式屏风古色古香;会议室里,中国陶瓷精美绝伦。对此,摄像师特别满意,有了这些元素,通过镜头构图,视频表现会更有张力。

  在采访人员认真准备、推敲问题的同时,采访间已经布置妥当。为了尽快营造轻松的访谈氛围,让大使打开心门,我们以大使熟悉的使馆环境为切入点,像拉家常一般向马纳萨良大使询问这些中国装饰元素背后的故事。大使谈兴渐浓,他的“中国故事”就这样铺展开来。

  马纳萨良大使告诉我们,“中国风”影响着亚美尼亚,很多亚美尼亚年轻人都会说中文。繁忙的工作之余,大使本人积极参加中亚文化交流活动,对书法、诗词、手工艺品等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赴使馆采访之前,栏目组深度调查发现,大使曾即兴挥毫,写过汉字。于是,我们特意提前备上毛笔、墨汁、宣纸等用品,还特意带上马克笔、红纸等以备不时之需。采访中,大使先生就两国文化交流侃侃而谈,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见解更是让我们信心大增。待采访接近尾声,栏目组巧妙地将议题引导回汉字与书法上,顺势邀请大使为海外网留下墨宝。

  在相谈甚欢的氛围中,大使爽快地答应了栏目组的请求。由于采访现场空间有限,也没有合适的案几,大使决定用马克笔代替毛笔,在红纸上书写“我在中国当大使”7个字。栏目组赶紧拍照片,录视频,原汁原味记录下大使写汉字的全过程。

  大使一边仔细观察栏目海报上的行楷标语,一边在空中比划着“横竖撇捺”,做着下笔前的准备。苏轼曾说过:“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大使左手持笔,反复勾画,7字用时3分钟。整个过程,大使可以说是全情投入,一言不发,不时地抬头看字进行比对,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补。随着“使”字最后一个笔画“捺”的收笔,大使墨宝创作完毕。无论是布局、顺序的整体观感,还是大小、笔触的细节之处,大使都力求完美,足见大使的满满诚意。至于类似“绘画”的手法,大使笑着解释说这是因为他是工程师出身,画画是他的拿手好戏。

  采访结束后,大使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并热情地邀请我们在使馆多待一会儿,让玛丽亚带我们看看使馆里的亚美尼亚元素。通过介绍,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这个遥远国度的文化温度:亚美尼亚是诺亚方舟的停靠地,其国徽盾牌的中间就刻印着停于阿拉腊山顶的诺亚方舟;同中国一样,亚美尼亚也有独特的语言。亚美尼亚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其境内有着上万座十字架石碑。

  回到编辑部,栏目组迅速整理素材,精心剪辑,以《中文八级!外国大使中文写得这么棒》为主题制作一段30秒短视频,并在短视频平台同步推广。数小时内,这条短视频迅速收获30万以上的播放量,“大使中文好厉害”“亚美尼亚大使馆很漂亮”“亚美尼亚是个很美的国家,一定要去旅游一趟”……网友的互动留言在社交网络不断刷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