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关注记者再走长征路不忘初心,长征永远在路上
时间:2019-06-15 22: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原标题:不忘初心,长征永远在路上 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宁化举行。为讲好长征故事,重温伟大远征,弘扬长征精神,来自全国30多家媒体的500余名新闻记者参加了此次采访活动。 “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自启动以来,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网友纷纷表示,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精神,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长征永远在路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转眼间,85个春秋已经过去,这段历史却从未被人忘记。 1934年10月,红军在江西于都县集结出发,开始了漫漫长征路。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肃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中国工农红军持续两年、转战十余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微博账号“央视新闻”制作的长图,带领网友们回顾了这段长征史诗。 在这张长图里,既标明了四路红军参加长征的起止点、路线图,也用油画、文字说明结合的方式讲述了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较为知名的长征战役。网友们看完感慨颇多,纷纷留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网友“赤诚染就”注意到,红一方面军人数初始时达8.6万余人,到抵达时只剩下6000余人。网友“和自己官宣”说:回顾长征征途,真的太不容易了! 有网友打开了手机导航,从江西于都,到陕西吴起,怎么走?可驾车走高速,也可到附近的赣州转乘火车或飞机,可当选择步行时,导航却显示:步行路程过长,建议采用其他出行方式。然而,80多年前的中国就有这样一次“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网友“XZQ3777”说:小时候对地理位置没有概念,长大后才知道,在那个只能靠双脚征服自然的年代,我们的先辈有多伟大! 从江西于都到福建长汀,从福建宁化到江西瑞金,6月11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新闻客户端进行了“长征,从这里出发!”的直播,引来上百万网友观看。网友“背翼如若垂天云”观看直播后评论说:“感谢先辈们英勇奉献,才带给现在的我们和平生活,我们要永记历史。”除了直播,记者手记、新闻特写、短视频……各家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展现红军长征踏过雄关、冲破险阻的过程,传承英勇无畏的长征精神。 “坚定不移的信仰,无所畏惧的前行,我想这就是伟大的长征留给我们后人的启示。今天在这里我们再走长征路,是为了感怀,为了铭记,同时也是为了踏踏实实地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央视记者欧阳夏丹接受采访时说的这段话,引发网友强烈共鸣。截至6月12日,在新浪微博平台上,“长征路万里行”话题的阅读量已超6000万次。 草鞋打动人心 门洞化身丰碑 随着采访活动的进行,网友们与采访团一起倾听历史回响、追寻红色足迹,越来越多感人的长征故事被更多网友了解。 6月11日,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双特别的绣球草鞋引起记者的关注,它的主人是于都籍的老红军谢志坚。 1928年,年仅14岁的谢志坚参加红军,1934年红军转移时,他的未婚妻黄春秀连夜编织了这双草鞋送给他,他便一路携带。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途中,谢志坚一直舍不得穿这双鞋,仅穿了2次。一次是在渡金沙江时,谢志坚想到了自己渡于都河的情景,第二次是渡大渡河时,战事激烈,谢志坚担心自己万一牺牲了就再也没有机会穿了。之后他九死一生回到于都,才知道在他走后不久,春秀就在斗争中牺牲。此后,谢志坚就用这双草鞋纪念未婚妻,也纪念自己的长征岁月。 一双草鞋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众人的心,网友留言中都是“感动”“泪目”等字眼。像这样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还有很多。新华网文章《跨越“第一渡” 长征出发地“换了人间”》中就讲述了一则与“门板”有关的长征故事。 在于都县贡江镇建国路上,有一处没有门板的老房子,是红军后人刘光沛家的祖屋,如今却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为什么我们家没有门?”幼年时刘光沛问,母亲告诉他:“门板被你爷爷拆下来给红军搭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