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带旺朝阳产业(聚焦产业消费“双升级”⑤)(2)
时间:2020-01-16 16: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85岁高龄的张奶奶是这里的老住户。她很看重养老机构是否配备迅速、便捷、周到的医疗照护。“有一次我突发高血压,按下房间呼叫钮还不到10秒钟,医护人员就赶到了。”张奶奶感慨,“我要是一个人在家,叫120都没有这么快,叫邻居肯定也不如这里专业。星堡公寓的应急医护处理非常好。”73岁的李爷爷是公寓新住户,一个多月的公寓生活让他十分满意。在他看来,这类新型养老公寓给人一种“似宾馆,又似家”的感觉。“‘似宾馆’是指它的格调,似家是指它具有家的舒适温馨。”李爷爷说,“这里让住户放松自我、享受生活。” 民间资本纷纷进入的同时,国有资本也向康养产业探索转型。 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央企业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国投健康党群工作部有关负责人张晓苇回忆,2013年,国投首次提出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时,公司内部许多员工非常意外。“一方面,中国人‘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感觉既没有市场又难有回报。”经历一番探索,国投健康成功转型。“国投做健康养老是从老人最困难的方面入手。”国投健康董事长刘剑说,“我们从满足失能、失智和高龄老人的需求入手,在市中心开展业务,让老人住在公寓的同时能够贴近家庭、贴近医疗、贴近社会。” 对接市场上不同的需求,丰富多彩的养老服务也发展起来。这个冬天,复星康复养老产业发展集团就推出了“喘息式”照护服务,也就是专门针对假期一些保姆回家、老人缺少照顾的情形,可以短时间入住养老机构。“这种新服务很受欢迎,也从侧面说明这个市场很大、需求多样,做养老产业要细化研发,提供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其负责人表示。 康养产业刚起步 ——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呼唤更高品质养老服务 养老企业该如何寻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 国投健康有关负责人表示,国有企业既有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使命,又有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还有为人民美好生活补短板的社会责任。健康养老产业关乎国计民生,不能单纯从盈亏的角度去考虑。国投进入健康养老产业,主要是发挥国有资本优势,在“微利”的基础上探索健康养老的各项标准、业务路径和经营模式,促进规模化、连锁化产业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从长期来看,发展态势良好。而一些民营投资者表示,目前进入养老领域,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有政策鼓励,在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都有扶持;另一方面,是看好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尽管不会很快收回投资、获取利润,但值得长期运营,预计也将有稳健的综合性收益。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是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要把市场机制和公益机制有机融合在一起。市场有优势的领域,让企业去大展身手。政府要做好兜底和普惠。 未来哪些类型的养老产业将快速发展?复星康养企业负责人认为,康养产业是朝阳行业,是一个万亿元级的大市场。过去十多年,市场经历了比较粗放的发展之后,产生了大量有养老需求和支付能力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的观念已经转变,对高品质养老的需求较高。所以,中高端养老机构是以后产品开发的趋势。其次,养老产业会向着“高龄养老”的方向侧重,由于医疗科学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老人的平均寿命将逐渐增长,相应地,失能失智的老年人群会更多,作为养老产业开发运营者,需要提升这一层面的承载力和运营力。此外,他认为未来以社区为基地,小规模、多功能,为社区家庭提供的健康照护服务会更有吸引力。 同时,普惠养老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正全力推进,使参加城市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解决养老服务“买不起、买不到”的难题。 (责编:杨曦、乔雪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