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安县樱桃产业发展纪实(2)
时间:2019-06-18 16: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与此同时,新安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进农村运营中心、2个企业电商运营中心、10个乡(镇)服务站、150多家农村服务点,打造出区域性电商平台“中州农商网”,让包括樱桃在内的农产品等借力电子商务,享誉四方,开辟了农特产品销售新渠道。 正是看中了樱桃潜在的生态价值,在洛阳市区经商多年的刘现宽,回到家乡礼河村投资建起了天兴生态园,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流转土地2600亩,种植樱桃1800亩,并抓住新安打造“洛阳西线游”旅游品牌的机遇,深入推进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农家宾馆等旅游项目发展,并逐步形成集果蔬育苗、种植养殖、储藏保鲜、批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共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目前已成功带动15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户年均增收2万元。 跨越:“一产”变“三产” 来到磁涧镇礼河村村民邓守科经营的农家饭店,记者看到农家乐门口停了十多辆轿车。他一边忙着招呼游客,一边对记者说:“市民来到樱桃沟,可不单单是为了樱桃,有的是来欣赏风光的,有的是来品尝农家饭的,还有的是来休闲的,不管人家是来干什么的,咱就能在家门口挣钱。当农民半辈子,没这么清闲过。”骑行赛当天,他的小店居然接待了上百位客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亲近自然、归真返璞情结的加重,乡村游悄然兴起,新安引导村民开放果园,吸引游客到村子里来摘樱桃、休闲游玩。春天赏花采果,夏天休闲纳凉,秋看乡村美景,冬品农家菜肴,樱桃经济也由以前的“一月红”变为如今的“四季火”。仅五头镇就有农家乐50多家、窑洞宾馆100多间,形成了接待、客运、导游、采摘、餐饮一条龙服务,实现了“一产”直接到“三产”的跨越。 走在樱桃沟村的食坊街上,一排整体的青色徽式凉亭连成一片,每个凉亭下都坐着一桌桌推杯换盏的食客,而连接着亭子的就是一家家农家饭店。“2002年,我是樱桃沟村最早一批开农家饭店的,最初只有面条、野菜等简单的几道菜,而且整体环境和现在也没法比。”村民张克敏告诉记者,原来家门口是泥路,做饭还是用的土炉子和柴火,为了遮风避雨,又用木头搭了个简单的棚子,罩上黑塑料布就是游客吃饭的“餐厅”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张克敏一家五口之前还住在坡下的窑洞里,那是从父辈传下来的土窑洞,两间房子不仅要住人还要解决做饭等日常生活问题,如果赶上下雨,屋外下大雨,屋内就会下小雨。 这些年,张克敏通过农家饭店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好日子,用他的话说,家里年年有变化:先是盖了两间平房,搬上来不再住窑洞了,紧接着在院子里盖了做饭的厨房,把门口的猪圈挪走了,原来的旱厕也改造成了旅游公厕,门口的路平整了,又在院子里加盖了房子,门口的凉亭是今年才搭起来的……张克敏说,现在已经有了固定的游客,即使不是旅游旺季也有人专门跑来吃农家菜,一年能挣几万块,足够一家人的花销。 樱桃村中像张克敏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自己家院子就是餐厅,三五好友相聚,在这儿放松休闲下;自己家人做厨师,能做野菜、鸡子、兔子、水席之类的特色农家菜,吃起来就是家的味道;自己家人做服务人员,收拾桌椅碗筷,热情待客,让游客宾至如归……“不用出去打工了,自己给自己干更有劲儿。”张克敏说,不少之前出去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也开起了农家饭店。 “以新安樱桃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农家宾馆、特色小吃、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乡村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群众通过种植销售特色农产品实现脱贫增收,龙头企业通过经营特色产业构筑产业振兴基础,由此,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谈到樱桃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新安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功欣悦之情溢于言表。 截至目前,通过樱桃品牌的带动,新安旅游业发展和沟域经济发展也迸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在旅游业发展上,该县打造出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个,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0余家。2018年,该县接待游客108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4亿元。(郭建立 许金安 记者陈显萍)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