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财经要闻 >

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发展不放松

原标题:千磨万击还坚劲 咬定发展不放松

2019年,在风险挑战和下行压力下,中国经济“年报”成色十足——它向世人表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依然拥有足够的经济韧性和强大潜力。

正确研判中国经济,不能被短期指标的波动牵着鼻子走,不能被外界的杂音所干扰,需要在保持战略定力同时,辩证看待内外部形势。

世界经济持续疲软,国际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而与此同时,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化中蕴含机遇,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士气人心凝聚起磅礴之力。战胜风险挑战、把握历史机遇时不我待。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只有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才能确保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辩证看中国经济,要把握好“危”与“机”的关系。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才能解决矛盾。

一方面,要客观分析研判“危”。要清醒认识到经济发展中面临一些风险,既有国际经济深度调整的影响,也有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同时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这是前进路上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不必过于担忧,更不用杞人忧天。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之后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普遍现象。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速虽然比高速增长时低,但已经是在14亿人口、99万亿元的更大体量上的增长,同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是增速最快的,仍然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另一方面,既要看到“危”也要看到“机”,“机”往往蕴藏在“危”中。当前,风险挑战客观存在,但也要看到大的趋势中蕴藏着机会,直面挑战、把握机遇,完全可以转危为机。

应该看到,在全球经济低迷徘徊的同时,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国内传统产业“去产能”的同时,新动能正在蓬勃崛起,数字经济、互联网+等新经济业态快速发展。

不少国内企业在外部承压的同时,或是深挖内部转型潜力,或是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的机会,实现华丽转身。去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能够在逆势中增长3.4%,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也有力地印证了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化外部压力为内部动力。

——辩证看中国经济,要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

“稳”是基础,是基本盘,行稳才能致远。“进”是为了能持续、更长期的“稳”。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机械求稳,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为,把握时机,积极进取。

我们将“六稳”作为2018年以来宏观调控一以贯之的重点,并把稳就业列在首位,就是缘于底线思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经济社会大局才能稳定。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证明,2019年“六稳”取得明显成效。

稳在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

稳在金融:2019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

稳在外贸: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1万亿元,增长3.4%;

稳在外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415亿元,增长5.8%;

稳在投资: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5万亿元,增长5.4%;

稳在预期:2019年12月制造业PMI为50.2%,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进”则是更深一层的要求,重点在于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

2019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持续,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

——辩证看中国经济,要把握好“供”和“需”的关系。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要做好宏观经济管理,既要重视供给侧,又要重视需求侧。近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治本之策。在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需求侧一端,强化民生导向,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切实增加有效投资,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供”与“需”各有侧重,协同发力,就可以实现在更高水平上的供需平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