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财经要闻 >

探寻杭州“双创”密码(2)

  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马骏表示,只要技术过硬,缺资金、缺团队、缺经验,在杭州都可以对接、补齐,“只要你有好的技术或想法,其他都不是问题。”

  据介绍,自2015年以来,杭州先后出台了《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纲要》《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纲要》,升级了人才新政27条、科技创新37条、《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科技、人才新政。

  去年,通过为创业者提供的投融资对接平台和创业交流的平台,杭州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达3279场,日均9场。

  不仅如此,在致力于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环境构建的同时,杭州还形成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务体系。

  以鼓励、推动大学生到杭创业为例,早在10年前,杭州就开始启动第一轮“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10年间,通过政策推动、平台集聚、梯度培育和精准服务,打造了完整有效的大学生创业全链条服务。

  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国内首个由地方政府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创业赛事。至今举办5届,吸引了海内外1075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参赛,有331个优秀项目在杭落地转化。与此同时,大赛还成为宣传推介杭州创业环境、吸引全国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来杭创业的重要平台。

  2012年,杭州实施“大学生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每年选拔20名左右善于创业、勇于创新、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优秀大学生创业人才,通过高质量的小班化教学、企业落地服务及外出高端参访,力争培育一批“新锐杭商”。截至目前,选拔产生的6批120名培育对象,所在企业营业总额超过43亿元。其中,有12家在新三板上市或被上市公司收购的企业,预备上市企业2家,高新企业29家。

  截至目前,杭州累计为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出台的政策达50余项,建立的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就有19个。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杭州全市备案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累计达1.5万余家,集聚创业大学生3.3万余人,带动就业6.5万人。其中,2018年全市新增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就有1879家,集聚大学生创业者3646人,带动就业8124人。

  目前,在杭州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中,有707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111家超千万元。仅2018年一年,大创企业年销售达64.7亿元,年税收超2亿元。

  2018年杭州新设企业11.95万户

  随着各种创业创新政策的加码,人才、技术、项目等各种要素在杭州加速集聚,无数创新企业和创客的扎根生长,汇聚在一起,成就着杭州“双创”的传奇。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是杭州梦想小镇推出的一句口号。不少到杭的创业者说,这也是杭州创新创业的魅力所在。

  借着国家鼓励留学生回国创新创业的东风,2002年,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回国创业。2008年,贝达进行盐酸埃克替尼三期研究,资金链断裂。他给余杭区政府写了报告,得到1500万元的帮扶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2011年,丁列明带领团队研发的第一款创新药凯美纳上市。这一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打破同类进口药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目前,贝达药业的第二款新药恩莎替尼也即将“上线”。丁列明说,贝达药业蒸蒸日上的背后,离不开杭州这棵大树。“既得益于国家大力鼓励创业创新的人才和产业政策,更受益于杭州优良的创业创新环境。”

  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德清认为,杭州“双创”生态的成因在于综合素质,包括开放的城市文化、政产学研的生态链、发达的民营经济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为全面激发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的活力,杭州建设了“空间+基金”模式的众创空间;为满足小微企业更高层次的需求,打造了“生产生活+生态”的特色小镇;为解决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缺经验、缺服务等问题,建成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与创新型经济相匹配,杭州构建“创投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硅谷引导基金”,形成“无偿资助-政策担保-科技贷款-还贷周转-天使基金-引导基金-上市培育”的科技金融服务链……

  随着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注册“半日结”、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等,杭州营造了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