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手册》新书发布会暨“一带一路”倡议研讨会在英国举行(2)
时间:2019-06-21 15: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战略智库常务副理事长王灵桂指出,“一带一路”是增量概念,“一带一路”是在不改变现有框架的前提下,通过增量发展带动存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六年来的实践证明了在解决发展问题方面,这条路目前讲应该是可行的,并将由“大写意”向“工笔画”发展。 牛津大学牛津全球与地区研究学院马修斯·麦克科特尼(Matthew McCartney )教授从巴基斯坦的视角探究了中巴经济走廊的比较优势,麦克科特尼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蕴含长远发展理念,巴基斯坦将从这一经验分享中获益匪浅。 英国剑桥大学耶稣学院中国中心博士后研究助理泰亚布·萨法达(Tayyab Safdar )表示, “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解决方案。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沿线唯一的双边经济走廊,意义重大。随着中巴友谊深入,中巴经济走廊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振当地经济,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考量之外,中巴经济走廊合作还应考虑人文因素。未来还可以发展中巴经济走廊相关合作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解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发展赤字的关系,面对南北发展鸿沟,贫富差距,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的发展赤字,可以通过推进“一带一路”,释放经济发展潜力,使大众共享发展红利,共同发展。 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前院长詹姆斯·杰克逊(James Jackson )教授解析了丝绸之路沿线地震的田野调查研究。为“一带一路”沿线自然风险防控提供了翔实的案例。杰克逊认为,通过知识的共享,人力资源培训,可以降低“一带一路”沿线自然风险,例如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通过漫画与科学数据的结合,促进人们理解接纳。 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讲师米利雅娜·拉迪沃耶维奇(Miljana Radivojevic)探讨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物质文化, 拉迪沃耶维奇提出丝绸之路,也是青铜之路,也是文明互鉴之路,通过研究青铜等文物的历史发展,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科技进步得到了印证。 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学院学者程思丽(Sally Church )追溯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细节,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发展。学术研究和理论支持将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持续深化。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教授芮怀川表示,“一带一路”发展中,中国企业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其一,低价格优势,其二,高度灵敏和快速反应以及提供从融资到建设和运营的一体化服务。如何面临薄利,低标准化,产能过剩、难融入当地的挑战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责编:马靓辉(实习生)、常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