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上半年赚283亿 千万级罚单暴露贷款风险1
时间:2020-02-13 18: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坚定零售业务转型,重塑公司业务优势。”8月28日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行长方合英用16个字概括中信银行今年上半年的业绩。 方合英表示,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经营效益全面向好,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净利润增速5年来首次达到两位数。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实现归属该行股东的净利润283.07亿元,同比增长10.05%;实现营业收入931.50亿元,同比增长14.93%。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57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59.88亿元,同比增长15.18%。 不过,银保监会今年以来开出的最高罚单,之前落在了中信银行,暴露了该行的治理风险。 银保监会不久前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信银行因13项违规事实被没收违法所得约33.67万元,罚款2190万元,合计罚没约2223.67万元,创下今年以来银保监系统最高的罚没金额。 在上述行政处罚单中,中信银行涉及的违法违规事实主要涉及信息上报、信息系统、贷款业务和理财业务等四个银行业务层面。 “这是银保监会对中信银行过去多个违法违规事项进行合并处罚,其中信息系统实指2016年宕机的事件。”8月中旬,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合规监管专家董毅智律师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中信银行收到大额罚单,体现出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是趋严的,警示作用非常明显。” 中信银行今年2月末公告称,原行长孙德顺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执行董事、行长等职务,并聘任副行长兼财务总监方合英为行长,任职资格3月末获银保监会批复并正式就任。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方合英上任行长以来,中信银行收到来自银保监会的罚单已有12张。对于受罚的各个事项和目前的整改情况,时代周报记者联系中信银行采访并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获回复。 规模增长与贷款违规并行 半年报显示,中信银行今年上半年资产规模有效增长。 截至6月末,中信银行集团总资产为6.40万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5.47%,主要投向信贷资产和优质投资类资产。客户贷款总额3.84万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6.3%。 在银保监会对中信银行开出的千万级别罚单中,涉及违法违规事项最多的为该行贷款业务,共有6项,主要包括:未按企业划型标准将多家企业划分为小微型企业,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以流动资金贷款名义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未将房地产企业贷款计入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等。 这意味着,中信银行在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以及贷款行业的划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今年7月,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武汉分行和宁波分行分别因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贷前调查不尽职导致违规向固定资产项目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因住房按揭贷款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收到银保监会的罚单。 对此,董毅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贷款业务违规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目前仍屡禁不止是因监管本身存在一定难度,而银行自身的贷后管理难度较大。目前监管对银行的贷款使用上要求愈发严格,尤其是严控流向房地产业。” “股份制银行设立的分行数量庞大,对分行的管控也是目前仍待提升的问题。”8月28日,一位不便具名的区域银行有关负责人在采访中向时代周报记者补充到。 截至2018年末,中信银行的营业网点共有1410家,其中一级分行营业部、二级分行营业部和支行分别由38家、117家、1255 家。 贷款业务的问题也必将反映在资产质量指标上。据中信银行年报,在2016末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85.8亿元,在2018年末增长至640.28亿元,同期的不良贷款率由1.69%增至1.77%。 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资产质量改善,不良贷款率出现下降。截至二季度末,该行集团不良贷款率1.72%,比上年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至2018年,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均为中信银行公司贷款中居前两位的行业,合计占比分别为36.79%、37.37%和16.85%,尽管占比在2018年出现明显下降,但贷款余额的变化却不大,同期分别为6792.51亿元、6570.84亿元和6079.28亿元。 房地产业是中信银行在资产质量上承压的主要贷款行业之一。2018年末,中信银行在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2.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了0.09个百分点。对此,中信银行在2018年年报中解释到:“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有所上升。” 此外,在上述中信银行收到的罚单中,共有3个违法违规事项涉及了理财业务,直指中信银行将理财业务作为其逃避资本约束工具的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