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财经要闻 >

拓渠道,农民增收有后劲(透过“一号文件”看三农(下))

 

  2月10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乡岗东村的农民在田间忙碌。
  吴晨光摄(人民视觉)

 
 

  2月18日,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茅坡村村民在生菜育苗大棚里劳作。
  胡攀学摄(人民视觉)

 

  提起“农民增收”,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岗东村第一书记陈新年信心满满:“去年,莴苣、辣椒大丰收,115万元稳稳地进了村集体和农户们的口袋。今年咱们村民的‘钱袋子’一定会更鼓。”

  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如今的示范村,岗东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村里成立了专业公司,搞起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深加工,村集体收入从不到8万元到实现超过100万元的跨越,贫困户的务工收入增加了40多万元。

  “腰包”鼓起来的不只是岗东村的老乡们。

  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增长9.6%,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快于城镇居民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的2.69缩小至2.64,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小康的硬指标。如何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势头不减弱、趋势不逆转?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一系列惠农利农之举让农民更踏实、更有获得感。

  

  关键词 

  发展富民乡村产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怎么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要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提升农民生产经营效益。

  “大葱品种改良了,产量、价格也跟着涨了上去,咱这收入是越来越高。”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农户宋光宝算了一笔账,以前种的大葱比较低矮,一亩地能产到7000-8000斤,一斤价格5毛钱到6毛钱,最高也就一块多,一年下来一亩地收入3000多元。“去年我在女郎山上承包了17亩地,种了改良后的大梧桐品种,亩均产量能到1万多斤,价格也到了2块多一斤,最高3块多一斤,一亩地纯收入到了1万多元。”

  章丘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良阁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以章丘大葱、龙山小米、高官甜瓜3个地理标志产业为主体,章丘形成了50余万亩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章丘将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壮大特色产业,分别建设章丘大葱、龙山小米、高官甜瓜百亩精品园、千亩示范园、万亩种植区,同时建设中国大葱产业互联网总部基地。”

  放眼全国,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充实了农民的“钱包”。农业农村部介绍,2019年,新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万个,累计认证产品总数超过4.3万个。2020年将再制修订1000项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乡村富民产业,更多的要发挥中国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比如,东北地区生产粮食是它的比较优势;南方地区生产水果、茶叶是它的比较优势。一方面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出好东西,卖出好价钱。另一方面是怎样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给链,完善利益链。”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说。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带动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

  “看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了。”陈新年介绍,村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莴苣、辣椒、洋葱、甘薯……随着经济作物种植的多样化,订单农业越搞越红火。村里还吸引企业前来投资深加工产业,注册“薯一窝”等甘薯品牌,建设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一整条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提档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给钱给物只能帮一时。转变思路,帮助农户融入产业链,找准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真正让农民凭借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关键词

  扩大电商进村覆盖面

  “看看这多肉盆栽,漂亮又好养,现在下单还有优惠哦。”江苏省东海县下湾村张柱的多肉种植大棚里,几位主播穿梭在花间,通过手机,向客户展示、推销着大棚里的多肉植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