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体育播报 >

农民增收不能停步(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③)

原标题:农民增收不能停步(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③)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山西曲沃县北董乡南林交村,大蒜种植大户魏明忠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年前,合作社1万多斤黑蒜、2万多箱小米醋泡蒜、100万斤糖蒜销售一空,280多万元妥妥进了咱口袋。”

在南林交村,家家户户都种大蒜。可大蒜市场这两年行情不稳,如何稳住蒜农收入?在县里产业资金扶持下,魏明忠引进设备,发展深加工。如今一头蒜硬是卖出过去一斤蒜的价。“合作社和200名村民签了订单,高于市场价收购,村民们一亩地增收超过150元没问题。”

腰包鼓起来的不只是魏明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已连续9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到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之一。为了让农民收入增长继续保持好势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全面部署。

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让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

农民收入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2018年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为535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6%,贡献仅次于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

经营性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让种养有效益、增收入,不仅要种得出、养得好,更要有市场、卖得好。但是,当前不少农产品身价不高,甚至有些品种出现卖难。问题主要出在供需错配、产销脱节。从需求侧看,人们的消费不断升级,对于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从供给侧看,大路货、“原字号”产品却依然是主流。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增加农民收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下足绣花功夫,切实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深里做、往细里做,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紧盯市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要巩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适当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种植,加强油料生产,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立足乡村独有的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将乡村的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乡村产业格局。与此同时,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让特色产业发展转化为农民实打实的增收。

挖掘农村就业潜力

让农民工资性收入再上台阶

工资性收入5996元,在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中居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创新成为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中央一号文件着眼稳就业、促增收,强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挖掘农村就业潜力,为农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

从二产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从三产看,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

数据表明,去年农村网络销售吸纳2800万农民就业,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交通、信息、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据统计,目前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780万人。中央一号文件一方面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一方面要求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加快解决用地、信贷等困难,为返乡创业创新人员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

激活“沉睡”的资源

让农民分享更多财产收益

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财产净收入为342元,占比相对较低,但增幅最大,比上年名义增长12.9%,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