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辩证思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要论)(2)
时间:2020-03-06 18: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从“危”到“机”转变的可能性正在增大。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更为宽广。疫情对一些传统行业造成较大冲击,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则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经历这次疫情,通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我国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将进一步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将更加健全和完善,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为旺盛。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在资金周转和用工等方面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但这些影响毕竟是短期的。疫情过后尤其是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新增长点的出现,新的需求又会创造出来,从而形成对经济新的拉动力。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群众积累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如对健康生活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对互联网经济、线上服务的需求等,一经有序释放,必将形成新的产业牵引力。诸如此类的机遇和潜力,只要善于利用和发掘,就会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也要看到,由“危”向“机”的转化不会自动完成,而是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把握机遇。没有敏锐的眼光,就难以在疫情防控中发现机遇;不能及时、有效把握机遇,机遇也会悄悄溜走。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努力提高工作本领,不断增强综合能力和驾驭能力,学习掌握自己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只有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才能履险如夷、化危为机。 处理好“常”与“变”的关系 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需要处理好“常”与“变”的关系,善于从“变”中看出“常”、从“常”中看到“变”。这里所讲的“常”,是指发展趋势和规律;“变”,则指事物的发展变化。 首先,对“常”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从发展趋势来看,尽管我们现在遇到比较严重的困难,面临诸多难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只有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因势利导、推动发展。从发展规律来看,面对当前的疫情,当然需要应急性的处置措施,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把握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犯主观主义错误。 其次,对“变”要有合理的应对。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予以精准、灵活对待与处理。各地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应“变”的策略、手段和方法决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特别是对于复工复产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平衡点、结合点,周密安排、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符合条件的省份要适时下调响应级别并实行动态调整。”合理运用“常”与“变”的辩证思维,就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需要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不放松,经济社会发展不停步,二者紧密相关、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还会持续,主要会体现在加剧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延缓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抑制内外商务经贸活动、加大稳就业压力等方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和潜在影响,要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进行应对。”积极应对,必须争取主动、迎难而上,在防控好疫情的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先机,在统筹谋划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执笔:丰子义)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4日 09 版) (责编:杨曦、庄红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