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医疗队王生浩:家里五代都是医生,出征是必然的选择
时间:2020-03-10 12: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北京医疗队:1215人 驰援:武汉、鄂州 1月27日,北京市向武汉市派出一支136人的市属医院医疗队,并全部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管理3个病区。
王生浩查看病人报告 楚天都市报记者梁传松 郑力强 1986年出生的王生浩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也是北大医学医疗队第三批支援湖北的队员。3月4日晚8时30分,楚天都市报记者与其约见采访时,他正在和专家组的成员开会会诊,直到9点多钟才忙完。帅气的王生浩很年轻,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援鄂医疗队的副队长。2月6日下午从北京出发,王生浩已在鄂州中心医院工作了近一个月时间。谈起此次主动申请支援湖北,这名山东汉子表示:使命召唤,职责所在。 以下是他的自述: 战疫,从“头”开始 “出征是必然的选择,我从不后悔” 我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一个中医世家,到我这一代已是第五代医生,父亲至今还在老家开着一家中医门诊。我没有像父辈那样选择学习中医,201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安贞医院工作,2017年加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2月1日,我们接到院里通知,拟组建医疗支援队,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业的医生,我没有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后来才知道,医护报名的人数有300多人。报名的时候,我没有告诉家里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在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当医生,家里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今年5岁多了。 立春次日,北京大雪纷扬,但仍不能阻挡我们逆行的脚步。2月6日上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接到国家卫健委的通知,医疗队下午3点集结,赶赴湖北鄂州。 王生浩(右一)和同事们 接到通知时,我才将消息告诉了妻子和远在山东的父母。妻子虽有千般不舍,但也理解我的决定。两个儿子正是有着英雄情结的年纪,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幻想着爸爸变身奥特曼、变形金刚去湖北打小病毒。而远在山东的母亲知道这一消息后,十分担心。父亲也在社区做一些防疫工作,他在电话中说了句:“医者仁心,国家有难,理应支援。” “情况比想象中艰难,我们自己动手” 2月7日凌晨5时许,我们到达鄂州,下午便开始与鄂州市中心医院进行对接。该医院收治危重症患者的ICU病房,是战“疫”的最前沿阵地,我们20名医护人员需要接管该病区。在我们到来之前,当地8名医生轮班倒,负责危重病人的治疗,同时还要守护18名症状较轻的患者,很多人都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这种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为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我们提出建议,改建防护通道,优化穿脱隔离服顺序,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院感培训,对存在风险的ICU病区进行改造。2月11日,医院按我们的要求改造完毕后,我们正式接管了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病区。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医疗队合影 刚开始,情况比想象中的更艰难,ICU有8张床位,但只有4张床位有供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使用的氧气供应,而且压力不足,需要医务人员自己动手,两百斤的氧气罐每天搬来挪去,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都需要节约使用。新冠肺炎患者要吸痰,需要用中心负压吸引,但医院只有脚踏式的吸痰器,而且储痰罐非一次性,存在被暴露感染的风险。即使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当地医务人员依旧坚持工作,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我们。 我们收治的均为确诊的危重症患者,最开始病区不能进行床旁胸片和床旁超声检查,我们将这些情况立即向鄂州市中心医院防控指挥部和北大国际医院反映。很快,从北京送来了一次性储痰袋,当地医院解决了移动的检查设备,让我们不再盲人摸象。诊疗护理方面,我们结合当地实际,优化治疗方案,制定了诊疗常规和护理手册,从护理、呼吸支持、药物、CRRT、营养支持、交接班、医疗文书、输液、输血、院感等各方面做出详细的方案指导临床。 “身体的苦可以克服,但心里却充满内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