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军事直击 >

3月气温回升,这些传言也“蠢蠢欲动”

献血使新冠肺炎康复者更虚弱?健康码会泄露个人信息?

3月气温回升,这些传言也“蠢蠢欲动”

春暖花开,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不少人开始外出锻炼身体。图为近日,游客在上海后滩湿地公园骑行。新华社记者 陈飞摄

阳春三月,花红柳绿,春意浓浓。牵动人心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气温的回升,一些谣言也蠢蠢欲动,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红外测温仪对身体有害、献血使新冠肺炎康复者更虚弱、健康码会泄露个人信息、人体有最佳睡眠时间表……这些与疫情、健康相关的谣言,披着科学的外衣,混淆视听、真假难辨,给公众带来极大困扰。为此,我们更需澄清事实、还原真相,让这些耸人听闻的谣言失去生存的土壤,随风飘散。

红外线测温仪对身体有害

火车站、高速路口、超市……由于防疫需要,在很多公共场所,红外测温仪都成了标配。于是,各种谣言也随之而来,刷屏朋友圈,让不少人信以为真。如红外线测温仪频繁照射眼睛会伤害视网膜,轻则引起眼球的玻璃晶体混浊及白内障等眼病,严重的会产生眼底黄斑变性。红外线测温仪真的对身体健康有伤害吗?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 红外线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体的红外热辐射聚焦到检测器上时,检测器把辐射功率转换为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在被补偿环境温度之后以温度为单位来显示,所以红外线测温仪并不是对人体发射红外线,而是接收我们身体发出的红外线热辐射,对我们的眼睛和身体都是没有伤害的。

献血使新冠肺炎康复者更虚弱

新冠肺炎疫情危及全球。在目前尚无疫苗及特效药治疗的情况下,临床实践证明,运用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针对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进行救治已成为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但近日不少网传文章表示,采集血浆或影响康复者的健康,真的是这样吗?

“这和普通的献血一样,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轻症患者,如果恢复了,和健康人一样,只是多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南方医科大学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赵卫说。

事实上,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当新冠肺炎康复者表达有捐献血浆的意愿后,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才能进行捐献。如距首发症状时间不少于3周;符合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解除隔离和出院的标准;年龄应满18岁,原则上不超过55岁;男性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不低于45公斤;无经血传播疾病史等。满足上述条件的康复者,在捐献血浆前还要接受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特殊检查。不符合以上检查中任何一项标准,均为不适合献血浆者。

有专家表示,人体的血液是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血浆含有90%—92%的水分及8%—10%的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和小分子有机物等重要成分。平时人体70%—80%的血液参与循环流动,其余的血液则贮存在肝、脾等脏器内。

当献出200—400毫升血浆后,贮存于肝、脾等脏器内的血液会立即释放出来,一般在献血浆后1—2小时血容量就会得到恢复。人体失血后,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和小分子有机物有所减少,但在身体的自我调节下,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这些成分可以通过食物吸收,在48—60小时内恢复到原有水平。

健康码会泄露个人信息

近期,健康码走进了很多人的生活。凭借这个健康码,交通出行、出入小区或办公楼的时候也更加便捷,检查人员可以轻松掌握并核对健康信息。但近日,有网友质疑健康码会泄露个人信息,也有很多网友有同样的担忧。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刘博介绍,健康码是根据用户自行上报的真实数据,依托国家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融合汇聚卫生、民航、铁路等部门的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的防疫健康信息。技术上,在用户上传的个人信息页面设置有加密措施,他人无查看权限。

同时,刘博表示,个人信息也受到法律保护。《网络安全法》以及《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要求,搜集公民个人信息,需要明确告知被搜集者这些信息的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并且要采取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不被随意泄露。出于疫情防控而采集的信息,只能作为防疫使用,擅自泄露、滥用个人信息的将受到法律严惩。

“但个人也需要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在扫码的同时主动识别陷阱,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健康码盗用个人信息。”刘博建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