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2)
时间:2019-07-04 14: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面向未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致力于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我们将深化制造业开放,落实好汽车领域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等措施,鼓励外资参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外资投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领域和中西部地区,在自用设备进口、企业所得税、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我们将深化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开放举措,将原来规定的2021年取消证券、期货、寿险外资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在增值电信、交通运输等领域减少对外资准入限制,落实好征信、信用评级、支付等领域外资机构国民待遇,扩大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搞竞争性贬值。我们将进一步自主降低关税总水平,努力消除非关税壁垒,积极扩大商品和服务进口,提升进口便利化水平。我们将继续完善对外开放法律法规体系,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规章正在抓紧制定,今年年底前都会完成,明年1月1日与外商投资法同步实施。同时,加快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相符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年底前将全面取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外的限制规定。我们将更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严厉打击各类侵权假冒行为。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开放度、透明度、可预期性会越来越高,整体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上半年刚刚过去,大家都很关心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综合看,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基本面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就业持续增加,5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平稳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夏粮丰收在望。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外汇储备稳中有升。前5个月平均每天新设企业1.89万户,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这反映出社会创业创新有活力、市场主体有信心。 当然,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新的下行压力。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给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外贸出口特别是市场预期带来一定影响;国内有效投资增长缓慢,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不小。对今年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我们早有预判、作了充分准备,一直在采取措施积极加以应对,尤其是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已初见成效。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人力人才资源丰富、产业配套齐全、新动能快速成长,综合优势较为明显,经济发展有足够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此,我们要深入落实已出台的宏观政策措施,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注重预调微调,为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但中国不会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不会走铺摊子、粗放增长的老路。我们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就业是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不能有闪失。要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 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增强国际竞争力。要着力抓好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和“放管服”改革两件大事,以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减负减压,以“放管服”改革给市场主体加油助力,两者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形成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目前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正按预期顺利推进,我们将及时解决落实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压减行政许可和整治各类管理措施中的变相审批,坚决打通企业开办经营和投资建设两大堵点,加强公正公平监管,优化政府服务,依法严格保护产权,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内外资企业打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围绕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综合采取降准、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扩大直接融资、支持市场化创业投资加快发展等措施,推动融资状况明显改观、融资综合成本明显降低。中国有7600多万个体工商户,带动约2亿人就业;有3600多万户企业,其中90%是中小微企业。这些量大面广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方便生活、拓展消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必须予以大力支持。要加强普惠金融服务,采取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提高不良贷款率容忍度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优势互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大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落实好普惠性减税降费等财政支持政策,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坚决消除民营企业投资的各种隐形障碍。只要把营商环境搞好了,使亿万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就有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