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清洁能源白白流失(2)
时间:2019-07-05 22:1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根据国网能源院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三北”地区风光发电装机合计1.68亿千瓦,但目前国家电网跨区直流输送能力仅为0.95亿千瓦,还要承担大量煤电、水电基地外送任务,外送能力严重不足。 增加就地消纳与扩大向外输送“双管齐下”—— 送得出也要接得住 大好“风光”,就这么白白浪费?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督促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各地能源主管部门,协同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国家电网为例,2018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新能源弃电量26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弃电率5.8%,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西南地区调峰弃水电量13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弃水率3.8%,同比降低0.8个百分点。2019年1-4月,新能源消纳改善更加明显,累计弃电量67.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弃电率3.9%,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数据向好的背后,是增加就地消纳与扩大向外输送的“双管齐下”。为给新能源消纳腾出更多空间,自6月9日0时至23日24时,青海启动连续15天360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所有用电均来自水、太阳能以及风力发电产生的清洁能源。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祁太元介绍,“绿电15日”期间,预计全网日最大负荷850万千瓦,日最大用电量1.94亿千瓦时。同时,依托全国大电网和统一电力交易市场,预计将达成30亿千瓦时交易电量,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送往外省的电量达到11亿千瓦时。 曾经的弃风弃光大省甘肃,近年来大力推进电力外送。积极对接湖南、河南、天津、四川、重庆等外部受电市场,签订政府间协议,2018年全省外送电量较2017年增长60%,其中新能源占比48%。同时,今年750千伏“河西三通道”加强工程将建成投运,彻底打通新能源省内送出通道,途经甘肃的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也已经开始建设。 既要“送得出”,也要“接得住”。作为新能源消纳大省,2017年以来河南累计购入省外新能源电量超300亿千瓦时。国网河南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戴飞表示:“河南长期以来对引入外电持大力欢迎的态度,从政策上给予高度支持,将西北地区新能源作为河南电力供给的首选,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增加西北地区新能源电量,缓解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矛盾。” 新增建设项目必须以电网具备消纳能力为前提—— 明年基本解决“三弃” 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有所缓解,这一向好趋势能否得以延续?谢国辉认为,目前看局部地区弃风弃光问题仍然突出,预计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风光发电装机将超过4亿千瓦,超出国家“十三五”规划规模50%。考虑用电负荷增长、跨省区外送规模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未来如不能合理把握新能源发展节奏,弃风弃光问题有可能出现反弹。 “跨省跨区输电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制约更大规模新能源的开发和外送。”谢国辉说,预计到2025年,“三北”地区新能源累计装机约4.2亿千瓦,超过1/3需要外送,但预计国家电网跨区直流输送能力仅为1.2亿千瓦左右,还要承担大量煤电、水电基地外送任务,外送能力严重不足,未来仍需要加快电网建设,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此外,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的矛盾依旧难以满足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需要,市场机制的不确定性仍会成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营的拦路虎。”谢国辉说。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宋枫指出,部分地区为消耗富余电量,通过低电价引进高耗能产业。此举短期内能够刺激投资与就业增长,但高耗能产业往往对电价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一旦电价上涨便难以为继。“要进行电力市场的改革,用价格信号引导资源的合理布局,价格对于供给和需求两侧都应有引导作用。建机制、改体制才是长远之策。”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抓紧采取措施。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接连发布文件,强调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和实现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区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同时提出,新增建设项目必须以电网具备消纳能力为前提,避免出现新的弃风弃光问题,在同等条件下对平价上网项目优先保障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