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耐克、本田等多个名品牌被仿冒,武汉十大知识产权案例引人深思
时间:2020-05-13 18: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楚天都市报记者詹钘 近日,武汉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经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19年武汉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案例中,为了赚取巨额利润,华为、耐克、本田、卡西欧等知名品牌商品都被仿冒制作和销售。武汉市场监管以及公安等部门也进行了严厉打击。 记者在十大案例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6个案例进行展示。这些案例也充分说明,侵犯知识产权,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正品代理商卖假货,还藏匿查封物品 【案情】2019年6月11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光谷创新天地项目工地现场检查。 发现 60卷涉嫌假冒科顺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KS科顺”商标的高聚物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当即依法对上述涉案物品予以查封。 6月12 日,执法人员再次检查现场时,发现涉案商品已被当事人武汉某工程有限公司转移、调换;6月20 日,当事人迫于调查压力主动交 出转移、调换的涉案商品。 经调查,当事人为“科顺”品牌代理商,2018年5月29 日,当事人以包工包料方式承包武汉光谷新天地项目防水工程分段施工。经区建设主管部门证明前期使用的均为合格产品,均属合法渠道购进的合格商品。 2019年6月,当 事人从一名未核实真实身份信息的业务员处购进60卷“CKS 科顺”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未查验出厂检验报告及 合格证,也未取得任何票据,案发时未投入使用,违法经营 额22800元。 该局认定,当事人购进建筑材料并准备使用在工程中的行为视同销售行为,其违法主观故意明显,转移调换涉案物品违法性质恶劣,应予从重处罚。 2019 年10月23 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 量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 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对商标侵权行为罚款 200000元;对其隐匿、转移査封物品的行为处以货值金额3 倍罚款68400元,合计罚款268400元。 【点评】该案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近年来查处的第一起当事人擅自隐匿、转移涉案的假冒侵权商品的案件。当事人作为专业的品牌代理商,充分了解正规商品的购进方式、渠道以及价格,却仍然敢于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假冒侵权商品,为了逐利而枉顾职业道德和商业道德,且当 事人更罔顾法规,挑战执法权威,影响恶劣。 为有效震慑此类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其销售假冒侵权商 品的行为和隐匿、转移查封物品的行为均予重处,有效惩处违法行为同时也大力彰显了法律权威。 武汉电脑大世界商户销售假冒华为产品,被罚51万 【案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经国 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在第9类商品上,分别注册了 “HUAWEI” “华三” “H3C”等系列文字、图形及组合商标。 上述商标的核定使用商品范围包括网络通讯设备、光通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均在注册有效期内。 2018年1月至10月,被告人陈某、张某两人系夫妻, 二人明知购进的华为光模块和新华三光模块系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41 号武汉电脑大世界内,二人经营的实体店和网店内对外销售。 经核实,销售总额为人民币1122000元。10月17日,被告人陈某、张某被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民警抓获。民警当场从二人经营的店铺仓库内查获各类待售的假冒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的光模块393 个,价值人民币40600元。 同年11月13日,被告人陈某、张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2019年8月8日,被告人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同年,江岸区人民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陈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10000 元、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二年,缓期两年执行,并处罚金人 民币200000元。 【点评】该案是典型的知识产权刑事类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该案还涉及当下互联网销售中存在的商标侵权问题,该案的处理,向公众宣示了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 任何违法经营行为都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家庭作坊自制“阿迪”“耐克”服装,货值超70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