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理想高于天——解读红军长征壮烈“起步”(2)
时间:2019-07-07 03: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湘江战役结束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减少到3万余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见证了红军在严峻生死关头面临的抉择。正是在通道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红军必须西进贵州,甩掉强敌,避实就虚,寻求机动的主张。 这就是红军长征中著名的“通道转兵”。红军长征史研究专家胡群松认为,“通道转兵”是一项实事求是的决策,“只有真正负起责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才能夺取胜利。” 这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通道转兵纪念馆外景(6月18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红军进入贵州后,于12月18日在黎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战略方针,采纳了毛泽东的灵活机动的战术思想。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贵州瓮安县猴场再次召开政治局会议,再次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主张,重申了黎平会议的决定,决定抢渡乌江,攻占遵义。 党史专家认为,从通道会议到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再到遵义会议,构成了党的历史发生第一次伟大转折的链条。中国革命终于开辟出新的局面。 这是位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会址(6月18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红军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值得我们今天深入学习,大力弘扬,去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胜利。”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征集研究处处长桂新秋说。 (责编:宋子节、曹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