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明星娱乐 >

老电影修复师:静默的光影“补”手(2)

  5人的修复团队,每天早晚两个班,以达到人歇而机器不歇。每部影片通常经过粗修、精修和校色,其中核心的精修环节,需要将一部片子按二十分钟分段,一个人负责一段,逐帧逐点用心细致地修复。遇到非常复杂的问题,几个人还会进行“会诊”,提出个综合修复意见。按照程序,修复时首先进行粗修,预处理一部分画面问题,然后再精修,人工手动逐帧修复视频图像。

  电影修复之后,会有技审老师再把关,从观众的角度来审视一部修复电影的音频画面是否合格,有时候会把遗漏之处进行“返工”。每当看到电视里播出的电影画面是自己参与修复的,李冉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很开心。

  四个条件

  要具备

  耐心、细心、责任心和匠心

  电影修复是个要“沉得住”的工作。李冉介绍,目前都是视频领域、对图形图像有一定知识储备的相关专业人员,一般在“师傅”的传授下,三个月能掌握基本功,但需要6个月左右才能更娴熟。

  李冉认为,这项工作首先需要耐心和细心,因为修复工作非常繁琐、工作量巨大——一部90分钟的影片,约为12万到14万帧,对于每一帧都要细细审视的修复者来说,这个工作量可谓浩大。李冉告诉记者:“如果遇到修复难度很大的影片,一个人一天的时间,也只能修复二三十秒。一般难度的话,每人每天也只能修复4-5分钟。”其次,修复者还需要有责任心,一部影片修复到什么程度与所消耗的时间、付出的精力成正比;第三,这项工作更需要工匠之心,修复影片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同样需要淡泊宁静、精雕细琢。

  李冉笑说,就她个人而言,开始做这份工作时,也确实有些“坐不住”,但慢慢地也能沉浸其中了。

  因为需要长时间地伏案工作,团队小伙伴们的颈椎、腰椎等难免都出了问题,而且,他们的用眼强度相当大,修复四十分钟后就要稍微休息一下,否则眼睛过于疲劳。然而7年的修复工作下来,李冉的眼睛对于画面质量变得越来越敏感和挑剔。

  在修复工作中,李冉和同事们所欣赏到的电影之美、感受到的胶片的丰富层次,则是另外一份“厚礼”。李冉时常会叹服经典影片拍得真好,让她在心生敬畏。她希望能把电影修复得完好如初,让更多的观众能够享受到老电影的不朽魅力。

  文/本报记者 肖扬

  统筹/刘江华

  供图/电影频道

  幕后花絮

  胶片不是越老越难修 《甲方乙方》划伤严重

  李冉介绍说,目前团队修复的最老的电影是1947年的《太太万岁》,修复过程很有挑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年头儿越老的影片越难修,像1997年的《甲方乙方》修复难度也很大,因为它的胶片划伤特别严重,很多画面中间位置都会长时间持续出现一个划痕,非常影响观看效果。但是,这个划痕是非典型性的划痕,而是一个带有几个小弯度的划伤,用常规的直道划痕工具修复效果并不理想,需要一帧一帧地摸索参数来尝试修复,并且前后帧也没法借鉴修复,只能一点点靠工夫磨出来。

  还有一些动作片的难度也很大,例如1994年的《斩虎屠龙》——这部影片本来画面损伤就十分严重,集中了多种画面问题,再加上动感太强,不仅有很多打斗场景,还有很多落叶、雪地里的情节,画面中落叶和雪花密布,背景繁杂和需要被修复的脏点融在一起,修复起来真的是需要火眼金睛。

  李冉说:“外人可能觉得画面损坏特别多的影片最难修。但是,对我们工作人员而言,那种七零八碎、似有若无,你能感觉到不对劲但是一下子又捉摸不到的琐碎问题,才是最棘手的。” 比如,1995年出品的《小醉拳》打斗场景也比较多,但是这部影片比较难修复的部分是因为其中似有若无的隐隐的斑点,特别虚,连续播放时能够看到,单帧停下来寻找时又找不着。

  一帧一帧地修复电影,看似枯燥,但是,也有乐趣。比如,会发现电影中的穿帮镜头,李冉笑说在修复一些香港老的武打片时,会发现开始明明是女演员,可是有的镜头却突然变了“男身”,原来其替身演员是个男的,这会在同事之间成为“幕后花絮”,给大家日常枯燥的工作提供一些乐趣;还有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片中还有威亚的痕迹,这时候,他们就会替“剧组”悄悄擦去。

+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