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际新闻 >

银行数字化发展迅速 让银行在探索与尝试中日益“开放”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建议,建设“中国版开放银行”。他认为,我国有超5亿人口及千万小微经营者,构建开放银行模式,改变传统的线下服务模式,能有效实现新的需求。

疫情发生以来,受非接触式服务需求,银行数字化发展迅速,线上视频评议、全自动化审批放款、远程“面对面”办业务等等,越来越多的银行主动拥抱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金融科技或者数字银行作为重要转型方向。

银保监会也发文提到,“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在全国范围特别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加强线上业务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

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为传统银行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其具有开放银行的思维和理念,银行金融服务迎来数字化经营能力的考验。

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执行所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也提出,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合作的开放银行模式,可以让银行更好地融入用户场景、触达小微这样的长尾人群,双方形成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精准扶微。

65%的商业银行布局开放银行

开放银行是近年以来广受关注的金融科技新业态,是传统银行经营理念与战略思维的新升级。

与银行以往的信息化进程不同的是,开放银行不只是简单地把银行业务搬到网上去,而是利用开放 API 、SDK等技术实现方式,通过银行与第三方机构间的数据共享、银行服务与产品的即插即用,将银行服务嵌入到客户的细分场景,为不同的客户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产品服务,进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用户体验,实现双方或多方的合作共赢,共建开放的生态系统。

开放银行可理解为一种平台合作模式。

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兴起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2018年7月,浦发银行率先推出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随后不久,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都明确开始打造开放银行。

2018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陈立吾针对开放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带来的新特点、新变化,就如何引导开放银行规范发展提出了意见。

陈立吾指出,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设置开放银行的服务红线,明确允许开放的信息接口类型、服务范围等关键要素,推动开放银行更好地支持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要求强化风险管理,构建开放银行的安全体系,引导开放银行规范发展。

201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 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要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借助各行业优质渠道资源打造新型商业范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和发展格局。

面对日趋严峻的行业竞争,银行急需找到与客户互动的新渠道,让自身成为客户工作和生活场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开放银行正是给银行业打开了一扇构建数字化生态的大门,使之能通过场景化服务重新与客户建立联系,成为数字化新生态中的中坚力量。

在刘尚希看来,开放银行是数字化趋势下的新模式:嵌入第三方场景,实现“银行无处不在”。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过65%的商业银行布局开放银行平台与合作伙伴深入开展合作,逐步探索以用户为中心 ,通过“开放”与共享打造银行生态圈。

探索中国版开放银行的“范本”

“开放银行是大势所趋,是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需要紧跟趋势变化,主动应对市场同业竞争和挑战,调整战略布局,形成自身竞争优势,逐步由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宋科表示。

开放银行是数字化趋势下的新模式。在开放银行平台上,银行需要走出传统领域,在不同的场景中为客户提供服务,从“单兵作战”到共同协作,专业化、精细化、协作化将是未来银行业服务的标签。比如,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开放银行的招商银行,创新探索了“自建生态+金融服务主动走出去”的“两条腿开放”方式。

通过探索开放银行模式,商业银行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通过与具备流量和场景的外部机构合作,将金融产品和服务嵌入合作方的应用程序和场景中,可以更加直接触达更广大的客户群,输出产品及服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