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明星娱乐 >

屡遭质疑!仁和药业走上了微商贴牌的不归路?_白山新闻网-新闻、健康、养生,服务大众生活!(2)

仁和集团和多少微商达成了合作呢?截止2017年年中,触电会创始人龚文祥称,“仁和微商策略不错,她们已经和10几个10万微商团队合作,目前仁和微商没花一分钱,已经有100万人以上微商团队,资源整合。”

 

仁和药业主要生产销售中西药、原料药及健康相关产品,主营产品包括仁和可立克、优卡丹系列、妇炎洁系列、大活络胶囊、闪亮滴眼液、清火胶囊、正胃胶囊等。

2018年,公司营收44亿元,主要来源于药品和健康产品。其中,药品实现营收38.6亿元,毛利率为41.7%,健康相关产品实现营收4.97亿元,毛利率为48.8%。公司药品板块是其主要的营收和利润贡献点。

在药品板块,仁和药业旗下子公司江西仁和药业、仁和中方医药贡献了大半收入,两家合计营收25.2亿元,净利润3.31亿元,分别占总营收、净利润57%、65%。

江西仁和药业产品主要为妇炎洁、优卡丹、仁和可立克,仁和中方医药主要产品包括克快好、闪亮系列、肾宝胶囊等。

不过,这几款主力产品均已上市多年。妇炎洁于1999年上市,距今已有20年;优卡丹品牌则诞生于2002年,上市已有17年;仁和可立克和闪亮系列品牌均诞生于2003年。

而在这之后,仁和几乎没有重磅知名品牌推出。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创新药发展、推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保控费等大环境下,大多传统药企纷纷加快转型、进军新药研发领域。

同样作为传统药企,仁和集团董事长杨文龙在官网致辞中称,“‘打造高科技为内涵的核心竞争力’是仁和重点的战略方向。”

但结合仁和近年来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和进展,这样的表态看上去更像是一种“自黑”。

 

仁和药业近年销售费用及研发支出情况,数据来源:仁和药业财报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整理仁和财报数据发现,今年前三季度,仁和药业研发费用约2550万元,占营收比重约0.7%;2017年、2018年,仁和药业花在研发上的钱也微乎其微,占营收比重都不超过1%。

仁和药业宣称,公司十分重视工艺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但创新药研发却几乎没有涉足。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产品研发及注册方面,公司仅有3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分别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缓释片及叶酸片,以及3个化药4类品种,多处于临床前药学研究阶段。其余均为中药品种,均处于物质基准研究阶段。

研发吝啬,但在营销方面,仁和出手阔绰,销售费用在过去四年间翻倍。2018年的销售费用高达7.78亿元,约是同期研发费用的26倍。今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也已高达6亿元。

 

仁和药业2018年度人员构成

在人员配置上,仁和同样以销售为中心展开。根据仁和药业2018年年报,公司员工总人数7362人,其中销售人员有4523人,占比超过62%。

由于多年洗脑式广告的轰炸,在消费者心中,“仁和”牌一定意义上依然代表着可信赖的知名大牌。仁和药业也在想方设法开发这块招牌的价值。

而仁和药业对“仁和”这一招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将来会给品牌方带来什么恶果?捉销师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