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希望的田野,大有可为的热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纪实(2)
时间:2020-07-28 10: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这个工作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吉林省考察。这是7月22日下午,习近平考察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从黑土地保护谈到科技兴农,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专家学者要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农业现代化,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也离不开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 2015年,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要求吉林省“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5年过去了,吉林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如今已建成家庭农场3.6万户、合作社8.6万个。 离开玉米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梨树县康平街道八里庙村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吉林省考察。这是7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四平市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听取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介绍。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合作社院内,一排现代化的农机具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这是玉米联合收割机,能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剥皮、收集装车;这是植保机,是用来除草、田间防虫的;这台是打包机,最大优点是可以一次性捡拾秸秆,打碎、除尘,最后打成包,特别受欢迎……”合作社理事长卢伟逐一介绍,如数家珍。 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经营,一台台大型机械轰隆隆开上了广袤的田野,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民收益大幅增加,劳动强度却大幅降低。 “入社以后,大家感觉怎么样?”在合作社场院里,总书记开了个现场调研会。 “非常好!”社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列举入社后的实惠: “把地交给合作社放心,比我们个人种得好”“一年分红8000多元,逢年过节合作社还给大家分豆油白面发福利”“我在合作社当农机手,每月领固定工资”“我得空在家里种种菜,还能去市场上换个零花钱”“我平时在外打工搞室内装修,一年收入4万多”“我养了10多头牛,一年收入七八万呢”…… “厉害啊!土地流转了,大家腾出手来了,可以在合作社工作,也可以搞些副业,多渠道增加收入。你们的探索很有意义,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合作社发展道路,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总书记十分高兴。 “农业合作社的道路怎么走,我们一直在探索。在奔向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合作社是市场条件下农民自愿的组织形式,也是高效率、高效益的组织形式。国家会继续支持你们走好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同时要鼓励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探索更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来。” (二)发展的新动能 “上一次来一汽还是9年前,这次来看了以后,感到眼前一亮,今非昔比啊!”7月23日下午,正在长春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一汽集团研发总院,一路走过来,倍感欣慰。 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吉林省考察。这是7月23日下午,习近平在长春市一汽集团研发总院,同职工代表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一汽,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