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财经要闻 >

种地,咱紧盯着“供给侧”——来自河南小麦主产区的调查(2)

  事实上,作为粮食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经纪人不仅在帮助种粮农民把丰收的粮食变现,也在成为“优质优价”这一信息的积极传递者和带头人。

  长葛市坡胡镇营张村的张高升,今年33岁,做了6年粮食经纪人。“这些年卖粮给加工企业,明显感觉他们对于粮食品种、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张高升购置了容重器、测水仪等工具,按质收粮,好麦孬麦分开,同时也区分品种,不同的品种分开存放。“今年只要是新麦26,地头价就能给到每斤1.2元。不少农民看到这么好的价,都打算明年也改种这个品种呢。”

  能人刘勇昌则是不仅收麦,还带着农民一起种起了优质麦。3年前,他一边牵头在村里成立了“金麦穗种植合作社”,流转760亩地种小麦;一边和神人助粮油有限公司签下优质小麦种植订单。

  “公司、合作社和农户现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公司瞄准市场需求选了新麦26等3个优质品种,在打药、施肥、锄草等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再以每斤高出市场价1分钱的价格保底收购。合作社负责田间管理,农户既不用担心种,也不用担心卖,完全种上放心田。”刘勇昌说。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8600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204万亩,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1/7。

  全程服务有保障,农民种上放心田

  小麦收割完,勤劳的农人已经播下了玉米。大田里,黄绿相间的色彩,让人看到土地的生机。

  “麦子收完当天就种上了玉米。”长葛市坡胡镇孟排村种植户楚万才说,“现在种地轻省多了,几十亩地一个人种都中。”因为从犁地、播种、浇水、施肥、打药都实现了机械化,田间管理还有专门技术服务站,“如今种地遇到啥难题都有人管,这搁过去全靠自己蒙着种,遇上刮风下雨年景不好,一季的收成就全白瞎了。”

  今年的小麦产量高、品质好,但生长过程中也不是没有经过考验。“生长前期气候干旱,抽穗期间遭遇低温,灌浆期间又有好几天干热风,但都没给小麦质量造成什么影响。”长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根卿说,这得益于产业链条理顺了,配套服务跟上了。

  马根卿说,优质优价的好处让农民都跃跃欲试,但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随意性太大,新品种、新技术很难完全落实。要让地里长出好麦子,迫切需要用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把农民的积极性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于是,现代农业发展共同体在长葛应运而生。

  在这个“政府+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社会化服务”的体系中,优质小麦是主打产品,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是生产主力,政府提供技术、风险、资金等保障,龙头企业保底收购。

  “就说这风险保障,本该由共同体成员承担的每亩13.5元的保险费用,市政府和龙头企业各担一半,即便绝收,共同体成员也有每亩900元的收入。后顾之忧打消了,如今种麦都带劲着呢!夏收完了测产,共同体成员平均亩产都超过990斤。”马根卿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现代农业共同体成员已达到207家,土地流转面积达15万亩,成员每年增收近4000万元。

  增产变增收,收购环节是关键。龙头企业收购优质小麦离不开资金保障。“我们在支持市场化收购的信贷政策上明确提出,支持购销贸易企业和龙头加工企业开展优质优价小麦收购,对于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粮食订单收购也给予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钱文挥说,今年农发行筹集了1000亿元的夏粮收购资金,夏粮主产区支持的市场化客户同比增幅达到30%以上。截至6月30日,已累计投放夏季粮油收购贷款416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油425亿斤。

  随着河南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各市场主体对于这个引导市场预期的政策提出自己的期待。刘保香说,“国内小麦种植的南北跨度大约有1000公里,各地的品种、品质都不相同,但托市收购价格却全都一样。希望今后更加体现优质优价的导向,统筹不同的品质、营养等指标,制定不同的收购价格。”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2日 18 版)

(责编:庄红韬、付长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