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传统体滑县一中招生办育绽放光彩
时间:2019-09-15 11: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9月10日,在河南郑州进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来自吉林的朝鲜族选手金红兰将一柄三斤重的打糕槌舞得豪气十足,赢得了阵阵喝彩。展示民族体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是金红兰此次参赛的“初心”。 一个又一个极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会的舞台上赢得了关注,绽放出光彩。以体育为桥梁,各民族相聚于此、交往交流,弘扬民族体育精神。 传承文化 早在1986年,金红兰的父亲金风珍就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过打糕槌套路。当时,他对动作进行了创新改编,获得了“优秀表演奖”。而此次金风珍再次来到民族武术赛场,身份则变成了金红兰的教练。“现在了解打糕槌的人不多,会的人更少。我传授给女儿,让她参加运动会,就是想让朝鲜族独特的武术文化能传承下去。”金风珍说。 民族体育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折射出各民族的精神特质。创办于1953年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让一大批濒临消失的项目重新焕发活力,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只有5个,随着赛事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本届赛事的竞赛项目增加到了17个,表演项目达100多个,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的参赛人数超过7000人。 表演项目“黛帕黛咕嬉秋”在本届运动会上广受好评。黛帕、黛咕,在苗语里指姑娘、小伙儿。节目源于苗族传统节日“赶秋节”,表现的是苗寨人民盛装欢聚、庆祝丰收的场景。节目编导田茂林说,在编排的过程中,团队的每个人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一年多时间里,小队员们都是白天上课、晚上排练,整个暑假都没有休息,尽管天气很热,但是大家训练起来都非常认真。”队员们表现出的不言放弃的精神和责任感让他感动不已。 表演项目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一大特色,为了最大程度满足各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需求,比赛对参与者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由此,各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在同一舞台上展示、交流,更突显出运动会深厚的文化基因。 促进交流 66年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发展成各民族共享共庆的盛大节日,连接起各民族,成为展示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 新疆代表团的秋千选手,哈萨克族姑娘洪吐斯汗·杜开和维吾尔族姑娘阿瓦古丽·玉素甫已经搭档了近10年。9月9日,在秋千项目55公斤级双人触铃比赛中,她们以微弱的劣势与一等奖失之交臂,遗憾的表情也写在了她们脸上。 看着弟子们在为失误懊恼,领队兼教练李渊超赶忙上前安慰。他和玉素甫是哈密老乡,2010年杜开和玉素甫正式搭档后,他便带着两人开启了秋千生涯。 比赛结束后,杜开仍小心翼翼地拿着由4块木板捆绑而成的踏板,这是她们在天空中的安全保证,也是教练心血的结晶。秋千是高难度项目,有一定危险性,为了保证安全,运动员脚下的踏板至关重要。在其他队伍中,踏板的绑扎一般都由运动员来完成,但李渊超多年来却始终坚持自己动手。“我们队员的训练强度大,使用踏板次数频繁,差不多10天就要重新做一次。”他说,“队员年龄比较大了,需要充分休息。而且我觉得自己心比较细,经验丰富,我来完成更能保证安全不出问题。” 一件件做踏板这样的小事,一点点拉近了教练和队员间的距离。“我们就把他当做爸爸一样。”玉素甫说,逢年过节,他们都会互相串门,互致问候,小小的秋千将她们连接在一起。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竞技的舞台,同时也在传递友谊,凝聚共识。秋千、龙舟、花炮、陀螺……这些具有鲜明民族性和文化性的体育项目,通过运动会走向全国。 国家民委副主任郭卫平表示,体育这种独特形式,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学习、沟通和了解,各族群众在竞技场上欢聚一堂、深入交流、手足相亲、守望互助,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 助力发展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源自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日常,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贺昕是男子摔跤比赛中少有的女性裁判,在本届运动会上负责北嘎、绊跤等跤种的比赛项目。30岁的贺昕是鄂尔多斯市第三中学的体育老师,据她介绍,鄂尔多斯近些年承办了一些全国性摔跤比赛,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中国跤社团。“一方面想让孩子们通过这种体育运动强身健体,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他们,推动摔跤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