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搬进督查了解绝杀技的人现场(大督查在行动)(2)
时间:2019-09-16 12: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从最基层到大督查,一路走来思绪万千,人民群众关心什么问题,督查组成员就深入基层了解调查,大督查已成为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临近督查尾声,张萍在督查工作群中发来一段长长的文字,分享她首次参加大督查的感受。 10天的督查,给她留下许多难忘而珍贵的记忆:“自己去跑了几个政务服务大厅,看到干部作风从根本上有了好转,愉悦的体验体现在老百姓的笑脸上。”“明察暗访反馈督查结果后,地方第一时间落实整改,真心为大督查点赞!” 亲身体验,让代表委员距离基层更近,更好体认督查工作。 “以前以为被督查的‘怕’督查,甚至‘拒’督查、‘防’督查,实地看后发现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主动‘迎’督查,接受督查检验。”樊杰直言,大督查已成为联通上下、共谋发展的直通车、快捷道。 连日来,李东艳深深感叹督查的广度、深度和精度。“督查组在创新驱动、稳定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后,许多地方虚心接受、立行立改,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参与督查,为代表委员体察民意提供平台,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暗访了5个职业培训点,听了两场就业座谈会,这次大督查让我对如何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有了许多新想法。”杨善竑认为,大督查是对代表委员履职尽责能力和态度的检验。通过大督查,能更好地掌握社情民意,促进议政建言,回应百姓期待。 “平时更多精力投入到医疗卫生领域中,大督查让我更系统地了解减税降费、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落实情况。”督查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周海波说,通过大督查,分析和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更大提升,将增强履职能力,更好担当尽责。 (本报记者韩鑫、齐志明、邱超奕、屈信明、谷业凯)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15日 02 版) (责编:冯粒、曹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