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稳健前行】中国共abb式的词语大全产党的伟大践行、捍卫与创新(2)
时间:2019-09-17 05: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但没倒,反而越举越高,光彩越来越夺目。还是那位1992年发表的《历史的终结》的弗兰西斯·福山,20年后的2012年,他又在美国《外交事务》上发表了《历史的未来》,一改唱衰社会主义的基调,甚至成了“中国模式”的推崇者,他写道:“现在对自由民主挑战最大的是中国,中国结合了威权政府和局部市场化经济。中国继承了两千多年的高效行政系统,历史悠久,令国人自豪。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次异常复杂的社会转型,从苏联式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转为充满活力的开放经济,并且体现了惊人的政治能力——坦率地说,比最近美国领导人处理宏观经济的能力要高得多。许多人现在倾慕中国体制,不只是因为其经济成就,还因为该国能够及时做出宏大而复杂的决策,这与近些年美国和欧洲令人气恼的决策无能现象形成鲜明对照。”显然福山20年前后对中国体制的褒贬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它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曾经唱衰社会主义的福山也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四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和制度优势,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中国的话语权越来越有分量。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及其气势汹汹的“贸易战”威胁,其实都是美国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越来越心虚、越来越不自信的表现。世界依然处在多极化的进程中,但中国在“多极化”中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今非昔比,变得日益举足轻重,在风云变幻、波谲诡异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引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全新方案,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赞同。与此同时,以往作为“世界领袖”的美国却打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小旗,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阻碍者。世界仍然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但中国已经从全球化的“后来者”一跃而成为“领跑者”,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竞争优势。 从国内发展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中国国情,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沿着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大胆探索、奋勇前进,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一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总和达到30%,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二是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开始有效实施。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不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培育和践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成为全社会的精神引领。四是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明显改善,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态理论。六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使社会主义原则更好符合实际,更加富有生命力,全面深化改革使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空前迸发出来。七是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加严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打虎”“ 拍蝇”“ 猎狐”极大地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