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能否成为撬动话剧红裹肚市场走向成熟的理性杠杆
时间:2019-09-21 11: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从倪妮主演赖声川的新作《幺幺洞捌》,到郑云龙加盟话剧《德龄与慈禧》,再到近期胡可、沙溢夫妇共同出演《革命之路》……“明星话剧”俨然成为贯穿今年舞台演出市场的引人注目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话剧表演对任何演员而言,本身是一场360度全方位的素质评测,通过舞台经历为个人价值加分,成为当下不少影视演员、新生代演员提升自我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制作方也希望借助明星的人气,带动票房市场,获得可观的商业回报。 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明星话剧”开始涌现,但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最终符合观众的期待。贴上“明星”标签的话剧,究竟让观众看的是什么?相比于一般的话剧演出,“明星话剧”在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之间的探索显然更引人关注。从近期本土几部相关制作的表现来看,虽然有“明星光环”,但业内外已不再一味叫好。 或许是票房保障,但并非是口碑保障 所谓“明星话剧”,顾名思义,就是以明星的参演作为主要卖点的话剧演出。面对场租等各色成本的压力,具有强大商业价值的明星通常是票房营收的重要保障。有制作人告诉记者,以明星、偶像参演为卖点的话剧演出,最高票价要比普通话剧演出上浮45%-88%,花380元基本只能坐在剧场二楼;即便如此,还常常被“秒杀”。 票房得到保证的同时,很多明星话剧也饱受争议。 争议首先来自随着流量明星加盟之后引发的一些乱象。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入场的流量明星也带来了新入场的粉丝观众,为了心中的偶像,他们不惜一掷千金,不仅买最贵的票,甚至会一连买好几场。黄牛趁机加价超卖演出票,一些原价千元左右的演出票甚至炒到三五千,严重扰乱票务市场的规范。与此同时,在有些话剧、舞台剧演出中,粉丝还将一些“追星行为”带进剧场,坐在前排肆意尖叫、鼓掌、拍照,打断演员表演。舞台,俨然成了他们近距离接触明星的“第二现场”。与此同时,抱着追星目的而来的观众最终有多少能够转换为有效的剧场观众,更是一个未知数。 争议同样来自明星的表演水平。在今年的这一波明星话剧热中,有一个现象引人关注:一批在影视剧领域声名鹊起的青年演员,出于自我提升和突破的需要而主动向舞台集结。比如某影视小花出演了舞台剧《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张若昀加盟了林兆华创作的《三姐妹·等待戈多》,白百何也将加入李宗盛的全新音乐剧作品。因为舞台被公认为表演的试金石,演出过程中没有“重来一次”,也没有后期剪辑和美化,注重即时性和现场性的舞台艺术,最能够真实反映和有效锤炼演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力。但也正因如此,影视剧和舞台之间的双向跨越并不容易,表演艺术家刘子枫坦言自己当年花了八年时间准备,才完成了从舞台到银幕的转换,反之亦然。很多零舞台经验的影视明星跨界到舞台之后,不但自己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影响了剧作的呈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年初赵薇出演话剧《求证》被评价为“灾难”。 还有一些明星话剧,请来的明星演技不可谓不好,但还是让观众感到失望。原因就是以为得明星者得票房,没有在剧作上好好下工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认为,明星话剧究竟是靠“明星”打动观众,还是靠“作品”打动观众,两者背后是不同的创作路径。在某部话剧演出中,虽然演员是业内认可的演技派,也是大众喜爱的明星,但从作品的制作和呈现上来看并不精良,导致演员的表演就像是在背台词。 遵循舞台艺术规律,让明星效应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不可否认,在话剧市场越来越大的今天,话剧本身正成为一种日益市场化的艺术样式。从商业回报的角度来看,明星话剧本身无可厚非。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明星效应在合理范围内波动,从而推动戏剧市场日益走向成熟。 在这方面,其实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以借鉴。 “一个人和一把大提琴,在舞台上演出了千军万马、英雄生死”,前不久在中国大戏院亮相的独角戏《伊利亚特》收获了业内外良好的口碑。该剧唯一的演员丹尼斯·欧哈拉以诗歌和对话互相穿插的方式,将诸神、英雄与帝国围绕复仇与荣耀展开的故事,慢慢推进到观众面前,100分钟的表演流畅而颇具感染力。有观众评价:“独角戏,能演到让人耳尖竖起,目不转睛,这张演出票,值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