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传承,蓝图的起点—磨刀ycgll—新中国孕育与发展的“东北记忆”(2)
时间:2019-09-24 05: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塔山阻击战前,塔山一带的树木被国民党军砍伐一空。正当我军为修筑工事着急时,塔山村农民王树德主动献出埋藏在地窖里的三间房的木料。国民党军修工事时曾逼要木料,把他打得死去活来。 今年49岁的王贵小时候常听爷爷王树德讲起这事,他好奇地问为什么愿意捐给解放军。“跟着共产党,我们穷人有饭吃!”爷爷的话至今印在他的脑海。 得人心者得天下。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之所以这么快能赢,关键在于政策得人心,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就是土地改革。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的楼房和别墅(2019年4月2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被称为“土改第一村”。82岁的老人罗庆宝说起这段历史仍眼角含泪。73年前,他还是村口放哨儿童团的一员,那时候这里被称为“光腚屯”。“有的夫妻俩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他说,土改后分了房子、分了地、分了手推车,“没有共产党,就什么都没有。” “彻底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土地改革从东北解放区开始大规模推进,我党土地政策从实行减租减息转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真正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东北地区的解放,吹响了全国解放的冲锋号。”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研究员张洪兴说。作为中国革命巩固的战略后方,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东北肩负起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艰巨任务。 仅在1949年,整个东北解放区就调运给中央80万吨粮食、150万立方米木材;支援华北解放区20万吨粮食,支援关内解放战争物资302万吨。 东北解放后,在全国率先将工作重心从战争转向经济建设、从乡村转向城市。 70年风云际会。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百姓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吉林省吉林市万昌镇,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2018年9月18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进入新世纪,在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吉林省,前郭县达里巴乡四家子村农民谭业君惊喜地发现:“自古就有的‘皇粮国税’没了!”2004年,我国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6年,全部取消了农业税,9亿多中国农民因此受益。 “真是没想到,这场大病才花了这么一点钱,真心感谢共产党。” 83岁的辽宁西丰县宣化村农民李淑梅,去年冬天因一场急性阑尾炎住进医院。原本怕花钱不愿去住院的她,没想到手术加住院总共费用4530元,她自己只需承担454元,除了医保报销一部分,剩下的住院费县里给入的“健康保”全部报销了。从辽宁率先起步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随着不断完善,已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身处新时代的幸福感。 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里,印证着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 从“奠基者”到“再出发”——这里,开启着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蓝图 第一炉火红的钢水在这里喷涌,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这里腾空,承载几代人梦想的航母“辽宁号”从这里启航、纵横远洋…… 东北不仅曾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稳固后方,也是新中国现代化特别是工业化起步发展的重要基地。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工人在进行水轮机顶盖的焊接生产(2019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2019年7月5日,工人在鞍钢集团鞍钢股份炼铁总厂新四号高炉进行生产工作。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为了建设先进的工业国这一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东北率先绘制新中国建设的蓝图:鞍钢、第一汽车制造厂、哈尔滨电机厂、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一五”时期,新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新建、改建了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有1/3的项目落户东北,为新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工人在中石油吉化公司千万吨炼油基地进行维护作业(2015年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宏 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