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中国首造梦西游3修改年兽家外资工业园破茧记
时间:2019-10-02 13: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工人日报客户端9月24日电 沿宁波市地铁2号线一期机场延伸段终点,便是清水浦站;现今这里无疑是一块大热之地,几百米之外,便是通往杭州的明州大桥高架;它毗邻镇海码头和北仑港集装箱码头,距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不足2公里、宁波新市政府约15分钟车程。众所关注的北欧工业园,便坐落于此。 在中国数量巨多的园区中,北欧工业园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是完全由外资投资、外资规划、纯外企入驻的中国第一家外资工业园区;从规划到建成后的10多年里,北欧工业园的发展却呈现出一种“割裂”的格局:一方面园区产值保持着年均10%以上的高速发展,创造着年超过30亿元产值、纳税数亿元的耀眼表现;但一方面,或由于体制、理念、政策、环境等因素及影响,两任经营主角殚精竭虑,却始终腾挪错位,涸辙难解。 挪威人欧佛·罗兰德,是北欧工业园的第一任经营主角。在他的带领下,2002年9月,北欧工业园最终完成注册落地。至2010年,北欧工业园外企入驻达30余家,入住率超过70%,运营营收4000余万元,工业产值近10亿元,纳税近亿元。 北欧工业园开始声名大振并广为人知。作为“对外经济的重要基地和桥头堡、国际产业合作的特色产业园区”,北欧工业园被写进了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园区经营者的穿针引线下,宁波市与挪威斯塔万格市还结成友好姐妹城市;宁波也开始成为了北欧各国政商界名流“打卡”的重要一站,成为地方政府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标杆及典范,每年到北欧工业园参观、访问、考察、观摩、交流的中外重要领导及企业家达到了30多批次…… 但由于形成园区前期的开拓成本巨大、缺失政商互动及硬软件“氛围”支撑、缺乏政策支持配套,招商运营困难,2011年,北欧工业园亏损加大。 2013年8月,宁波籍外商陈银儿以整体承债的方式完成了对北欧工业园的收购。作为新的经营者,正忙于接手园区,进行改造。第一件事,便是“立信”。第二件事便是“改组”。70余人的团队精简到28人,最多40多人的工程部只保留了10多人。第三件事便是“再造”。积极与各债权方、工程方、施工方、入驻企业等积极斡旋与沟通,确保园区不发生重大“停摆”或突然休克;对整体的工作流程进行重塑、园区服务进行提升。 2014年底,北欧工业园招租率快速地达到了99%,之前被认为“老大难”的4万多方工业楼宇也分租完毕。2014年北欧工业园租金收益5000余万元,相比之前增长25%,运营成本及园区维护成本总体下降20%,园区快速止血,基本实现盈亏平衡。这年,园区入驻企业58家、总体产值达到了16.5亿元左右,纳税突破亿元;并成为浙江省亩产纳税最高的园区之一。 2014年7月,受经济下行影响,银行突然抽贷。彼时,北欧工业园正忙于投入资金到园区的恢复重建,因贷款到期无力偿还、被提起诉讼并被法院判定破产重组。 2015年7月,宁波人民期盼已久的地铁2号线开通,终点站青浦站设立于北欧工业园内,园区恰然的成为了未来新的城市副中心。2015年10月,北欧工业园成功入选首批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全省范围内10家园区入选,北欧工业园是宁波市唯一入选的园区。 北欧工业园园区场景 2017年1月17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7〕5号)正式明确提出: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大背景下,此时的北欧工业园,一方面依旧势头生猛。2018年,北欧工业园园区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工业总产值超35亿元,继续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纳税超过2亿元,园区资产超10亿元。另一方面,持续的增长带来园区运营维护投入增大,作为园区的经营者在有限的现金流下苦苦支撑。 2018年年底,园区一笔6000万元贷款到期,经多次协调无力偿还,债权方直接将北欧工业园告上法庭,并请求强制破产执行资产清算……而后,法院支持了这一决定。 一切都在无形中催生新局。2018年11月27日,宁波市政府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在北欧工业园向政府陈情困难、并递交请求支持申请的一周内,本届政府镇海区几度召集班子开会讨论,而后,一个专为解决北欧工业园济困转型的调查工作小组迅速进驻园区。地方政府定下基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不惜一切代价对这个纳税总额超过8亿元的特色外资工业园区“合理而科学的规划”,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政商关系招商合作的典范”。 (责编:冯粒、曹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