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内新闻 >

为什么“中国小那个可恶的美国佬草”能走向世界?(3)

著名中医针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石学敏,从医57年,一直坚持“中西结合、融西贯中”,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在治疗中风这一世界级医学难题上,迈出了一大步。

世界性难题lgA肾病(尿毒症的首位病因)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临床肾脏病学专家陈香美带领项目组,历时20余年,将中医整体观融入西医临床实践,提出“风邪扰肾”的新理论,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其学术价值及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国内外认可。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与政策扶持下,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举措,成为保障和促进人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发表讲话时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从砂锅熬汤到颗粒中药,从膏丹丸散到注射针剂,从依靠五个指头到借鉴影像技术,中医药一直与时俱进。同样,西医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源于中医启示。近年来,西医提出的整合医学、个性化治疗等理念,更与中医的整体观、辩证观不谋而合。

历史的实践一次次证明,中西医融合发展,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会使中医药创造出更多生命奇迹,结出更多令全世界人民获益的原创性成果。

“怎样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当前我国科学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已获得诺奖,耄耋之年的屠呦呦依然工作在科研一线,将全球顶尖科研方法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结合,继续攻坚“抗药性”难题,为实现一个没有疟疾的世界孜孜努力。

奇功:迈出中国走向世界 为全人类健康谋福祉

2019年北京世园会展出的针炙铜人雕塑。王国菁摄

2017年1月18日,瑞士日内瓦。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这个浑身布满穴位的铜人雕塑,顿时吸引了世界目光。

习近平在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中国期待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

透过中医药发展看世界,中医药以其“简便验廉”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在构建政府可承受、群众可负担、财政可持续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青蒿素抗疟,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非洲疫区民众把它亲切地称为“来自遥远东方的神药”。受益于青蒿素,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可能患疟疾的人群中疟疾发病率下降37%,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降60%,620万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对于80多岁高龄的石学敏来说,28岁就走出国门,他用精湛的中医针灸术挽回了无数生命,深受患者信赖、同行赞誉及国际友人的欢迎。

“在国外诊所,外国专家每天工作7个小时,而我们通常需要工作10到11个小时。为了看中医,患者们甚至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排队。”石学敏多次接受外交部、原卫生部的指派为外国政府首脑、高层官员治疗,被誉为“针灸外交”。在他心中,这种交流建立的是一种超越国别、制度和文化差异的“健康友谊”。中医药要更大范围走向世界,产业化和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仁堂、天士力等60家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均开办了中医医院、中医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