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潮流时尚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莫让“10万+”成为“10万假”
原标题:凡事有度 过犹不及莫让“10万+”成为“10万假”
新媒体平台刷流量的业务牵出黑色产业链。
随着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深入生活,阅读公众号文章已经成为用户习惯,目前,微信平台上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公众号在抢夺读者的注意力。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等于回报,于是,在众多创作者眼里,“10万+”阅读量文章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目标。
然而,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过分追求“10万+”背后的隐患逐渐凸显,莫让“10万+”成为“10万假”,也莫让“标题党”诱导受众,更不要让不实信息扩散传播,这一方面需要媒体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行业制度。那么,“10万+”背后的隐忧有哪些?行业如何才能良性发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日前采访了相关学者及新媒体负责人,以期探索出一条良性的微信公众号发展之路。
“10万+”常有,而好文章不常有
从传播者角度来讲,“10万+”阅读量文章大体可以分为权威媒体发布的新闻类文章、来自公司营销策划的文章,以及自媒体的文章等。
自2016年新华社的“傅莹邀请你加入群聊”、2017年“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等“爆款”刷屏,在微信平台上,传统的权威媒体频频收获佳绩。权威媒体以其独有的事实和权威性构筑起公信力,所提供的事实信息对阅读者来说是刚需。同时,成本低、操作简单且回报大的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一些广告公司、品牌营销的主战场,这类公众号的目的是引导受众消费,每当他们制造出一篇“10万+”阅读量文章,就相当于超过10万个人知晓了该文章宣传的品牌产品,而这超10万人中大多可能会转化成品牌客户。通过精心运作,营销公司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一个IP,在这里进行广告宣传、产品售卖,从而形成营销矩阵。此外,自媒体的文章在微信上占据较大比例,读者会因为对创作者人格魅力的认同而汇聚,创作者也可以通过读者打赏等方式获得收益。
“10万+”听起来是个难以达到的量级,但是,精心运作下来,“10万+”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由于读者的好奇心和信息盲区,耸人听闻、满足猎奇心理等文章也常常获得“10万+”。这时的“10万+”常有,而好文章却不常有。一些为了个人利益制造的不实新闻,在“10万+”阅读量文章中也屡见不鲜。
高流量意味着高关注,意味着高商业价值,更意味着高收益。因此,产生了不少人不惜人力财力在各种平台上造假,靠流量套现。近年来,雇用“水军”、买热搜、刷单、打榜等欺诈现象,无不坐实了注意力经济的魔咒,即在流量的驱使下,内容难逃虚假的泡沫。
“刷”出来的“10万+”恶化网络环境
相关报道显示,一台装有“手机群控”软件的电脑,与30部手机相连,将30个微信号在30部手机上登录后,工作人员操作30个微信号搜索同一篇公众号文章,点击一下按钮,30个微信号同时将文章打开。再点击“一键转发”按钮,30个微信号的朋友圈便先后出现了对这篇文章的转发。
这也就意味着,仅仅几秒钟时间内,该文章便获得了30个阅读量。按这样的方法去操作,刷出几万甚至几十万点击量只是时间问题。毋庸置疑,虚假流量现象几乎已渗入网络世界的肌理,它可以是谣言制造机、评价作弊器,甚至是舆论风向标,对互联网产业发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这些不靠内容而靠外挂“刷”出来的“10万+”不仅在欺骗用户体验,更会使网络空间环境不断恶化。
“确实有一些‘爆款’文章一味迎合某种社会情绪,传递的价值观不够正确,或者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人员本来就年龄偏低,有些自己都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传播的价值观念堪忧。”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晚红告诉记者,这就给媒体的舆论引导带来困扰。很多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后,众声喧哗,包括一些错误的观点、谣言和新闻报道一起被传播,因此,对媒体的舆论引导而言是一个挑战。
利用“灰色手段”刷单也好,迎合情绪传播谣言也罢,由此而形成的“10万+”文章都是大众传播的“毒瘤”。
隐患何以致“毒”?据一位不愿具名的新媒体人透露,在新媒体平台投入使用初期,有些平台选择刷流量大致出于几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想短时间内产生影响力,进而吸引广告投放,毕竟当下绝大多数广告公司在相关领域投放广告时首先看到的直观数据就是日常文章阅读量;另一方面,新媒体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唯流量论的评价机制其实并不能客观呈现新媒体文章的质量以及编辑的付出。其实,刷流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平时刷流量的内容,其阅读量往往会依据各平台的关注量刷一个“合理”的阅读量,但当腾讯监管严格时,其阅读量便会出现短时间内的较大波动,与其日常阅读量相比,真实的阅读量会缩水至刷流量时的1/10甚至更少,这对于一个正常运营的新媒体平台是不正常的。因此,也很容易被发现注水,从而失去市场信任。
上一篇:媒体参与社会治理应该深些再深些
下一篇:新媒体评论有讲究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