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潮流时尚
年年走基层,如何出新意?
原标题:年年走基层,如何出新意?
凭借强劲的脚力,我们才得以采访青年、写出美文、拍到瞬间;得以从鲜活的人物、生活中获取感动、汲取力量;得以凭借丰富的一线素材,讲好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中国故事,书写出时代的气息,刻画出家国情、中国梦,从而将“新春走基层”报道做得更精彩、更深入。
紧张、充实的忙碌过后,2019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告一段落。算起来,这一新闻战线的品牌活动开展已有9年。面对年年开展的“新春走基层”活动,怎样才能走出成果、创出新意?这是广大一线新闻工作者努力思考的问题,也是各媒体试图突破的方向。
2019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所在的中国青年报社在融媒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断增强“四力”,主动设置议题,在视觉优先、移动传播、UGC生产、精品再造、强化交互等方面大胆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为一线记者,在报社确立的“创新守正”报道思路指导下,我和同事们跟随新春的脚步,深入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将触角伸入最微末的社会单元,倾听和记录来自普通大众的故事和感动,力图在报道内容、呈现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为“新春走基层”做出探索、创出新路。
用足脚力:告别简单踩点,深度融入体会
“在一线做记者,哪个不是一年到头跑基层?怎么还要专门‘走基层’?”9年前,“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之初,我身边的不少同行存有这样的困惑。然而,随着“新春走基层”活动的逐年深入开展,这样的疑问在“用足脚力”的新闻实践中自然而然烟消云散。
跨入2019,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春。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和报社同事一如既往,在1个多月时间里采写推出多篇“带露珠”“接地气”的报道。在对每篇报道的精心打磨、用心制作中,我们深深感到:正是在身入基层、深入挖掘、用心体会的过程中,作为记者的职业冲动和创造力才一次次被不断激发。
以“新春走基层”的重头戏——春运为例,它是流动中国、发展中国、安全中国、温暖中国的集中体现。1月21日,中国青年报《新春走基层》栏目正式开栏,我们采写的《小慢车“车厢集市”扶贫忙》一稿作为开栏篇目见报,引起读者关注。
事实上,针对春运报道的一系列“预热”准备早已开启。提前数日,我们便从铁路部门提供的诸多素材中精心筛选,并在多方联系后踏上了穿越秦岭的8361次列车。这是一趟绿皮“小慢车”,虽然运行节奏缓慢,却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承载着独特又不可或缺的角色功能——由于途经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趟车数十年如一日,忠实见证着沿线村民的生活变化和人生冀盼。
我们决定提前赴当地踩点,一路驱车、步行,颠簸前往大山深处的李家河村,希望能了解到8361次列车为当地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在村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68岁的田世贵老人,获知靠着列车上“车厢集市”的帮衬,老人家盖起了新房。同时得知,在我们拟定的采访当日,老人还将背着自家地里的土产去列车上的“车厢集市”赶场。这样的意外收获让我们惊喜,“这趟路没白跑!”田世贵老人的故事为我们后面的采访写作奠定了鲜活、可感的基础。
次日凌晨6时,正是雪后,刺骨寒风中,记者一行已等候在陕西汉中火车站站台。在步履匆匆、来来往往的多位旅客中,记者随机捕捉,在多位旅客中幸运地采访到了带着妻子返乡探亲的郑小华。正是这个从小就乘坐这趟列车上学、打工直至成家的特殊旅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我们细致了解到这趟车“年年都能感受到的新变化”。
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的其它采访点,中国青年报的多位同事也踏上春运的采访路。1月20日晚11时,2019年春运正式启动前1小时,摄影记者李隽辉、曲俊燕已坐上从北京开往黑龙江鸡西的K39次列车。
次日一早,报社驻广东记者林洁也赶至佛山龙山加油站,现场采访“摩托大军”——这里是大批骑摩托车返乡的务工人员从广东回广西、贵州的必经之路。
在海拔3608米的世界第一高隧——大梁隧道,年轻记者王豪在凌晨采访90后线路工人。夜里零下20多度的天气,风就像刀子一样,记者的笔芯被冻住了,手机也频频“罢工”。
这样的经历,让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记者王豪深受触动。她在记者手记中写道:“这些年轻工人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连手套都不戴,嘴里不停地呵出白气,眼睛却一直盯着眼前的屏幕。这些点滴,最终构成世界第一高隧的坚守,我也从中解读出中国高铁在行驶中可以做到硬币立而不倒的奥秘。”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