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潮流时尚
战疫报道如何增强专业性实效性?请听专家建议
原标题:战“疫”报道如何增强专业性实效性?请听专家建议
编者按:疫情防控是一次大战,也是一场大考。如何客观真实、理性科学地做好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对新闻战线来说是一次挑战。新闻媒体围绕疫情防控大局,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报道联防联控措施成效,生动讲述一线感人故事,围绕热点焦点解疑释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舆论引导至关重要。如何增强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新闻报道?请听专家们盘点分析、建言献策。
疫情报道注意“四个避免”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曾祥敏 刘思琦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新闻媒体的丰富报道和信息传播,成为公众科学防护、应对疫情的主要窗口。新闻媒体及时传达党中央精神,科学传播防疫信息,正面宣传防疫抗疫的感人故事和人物,对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让媒体报道更好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应当注意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避免“解决方案”失真。媒体报道突发公共事件,尤其是带有“解决方案”色彩的新闻,应该充分核实后再发布,避免未经核实抢发造成公众误解或带来恐慌情绪。如关于“宠物也会感染新型肺炎,李兰娟院士说如接触到疑似患者一样要隔离”等信息一经发布,引起社会上一些人群的恐慌,还导致一些地区宠物猫狗被捕杀遗弃。经事后核实,李兰娟院士在采访中的回答其实是“一般宠物不会被感染”,却被个别媒体曲解为“宠物也会感染病毒”。
二是避免“温情报道”煽情。面对病毒肆虐,媒体对有关人物及故事的报道,要突出人文关怀,用温暖故事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以情动人,也要注意把好“度”,要温情不要煽情,如过分渲染、刻意煽情,就会适得其反。如关于高龄老人、贫困老人为抗疫捐出一生积蓄等报道,过分渲染情绪,反而引发公众的心理不适甚至不满。
三是避免正面表达生硬。有的疫情报道中话语表达比较生硬,有的口号式表达较多,有的选择报道角度时平衡矛盾点还不够。武汉方舱医院首批病人出院,媒体采访时一位出院患者笑言:“住进来之后住得还不想走了。”一时间引起网友热议。面对物资紧缺、确诊病例持续上升等严峻疫情,救治病人“不想走”与很多病人等待正规救治形成鲜明对比,容易引发公众对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的不适情绪。
四是避免专业解读不够。报道解读不准确、不到位,就容易产生误解,甚至滋生谣言。此次疫情从苗头到爆发,涉及到众多领域,科学普及、公共卫生、政府应急、交通运输等。公众面对突发疫情,无论从源头了解病毒还是科学防疫抗疫,都缺乏专业知识,更容易相信社交媒体等人际传播渠道的“小道消息”。而社交媒体舆论缺乏专业权威信息,容易造成谣言滋生、舆论偏向和公众极端情绪。做好本次疫情报道,媒体报道应进一步提升专业性、科学性、贴近性。(作者曾祥敏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思琦系2018级广播电视学硕士研究生)
坚持用户思维 提高专业素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 黄楚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闻媒体重点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应对疫情举措、防控知识普及进行报道,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形式多样,有效满足了社会公众在特殊时期的信息需求。与此同时,防控疫情报道也存在一些报道失范等问题。比较明显的有两个,一是过度渲染悲情故事,二是专业知识不足。
防控疫情报道应该做到传播正能量,鼓舞人心。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忌过度渲染悲情故事。如关于“7名护士妈妈集体断奶奔赴抗‘疫’前线”的报道,网上评论有表示致敬的,但也有不少质疑,认为“对宝宝来说太不公平了,就没有替换的吗?”“不要宣传这种了”等。有的媒体的医学专业知识等专业素养不足,所刊发的报道可能会带来消极影响。
一些媒体或者记者急于报道,而忽视了公众看到报道后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出现的行为举动。就拿报道悲情故事来说,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个体的关注度大幅提高,过度渲染牺牲个体的故事不一定受欢迎,反而会遭到质疑甚至带来反感。对于防控知识不足的公众来说,即使媒体在报道中提到某种药物只是起到抑制作用,但公众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收,从而依然引发抢购行为。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