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潮流时尚
疫情中的善意流言更具迷惑性
原标题:疫情中的“善意流言”更具迷惑性
“蒙古国赠送的3万只羊,浩浩荡荡进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口岸”配上行进曲,羊群迈步向前如大片般气势宏大,观看者无不感动于咱们这位北方邻居的慷慨和实在。不过,很快得到证实,这只是一个误会,蒙方朋友表示:“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现在的羊是一年中最瘦的时候,想把羊养肥后再运到中国。”据报道,目前蒙古国各个省还在以千只为单位凑羊。
这只是一个善意的传言。从疫情暴发到现在,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战“疫”中,一些传闻、传言、猜测不时出现。简单的谣言有时刚一出现,就很快被证不实;有的复杂的、专业性强的,需要专业人士出来解释澄清。一些前一天大家还在热烈讨论的“爆炸性”消息,很快就被证实为谣传。
比如,最早传言的武汉菜价。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社交媒体上传递的几张图片把很多人惊呆了,一把青菜90多块钱!但是,那张收费小票上显示的超市很快发声,这是有人PS的,武汉的菜价并没有这样大幅度上涨。
之后,由于对疫情的恐慌,出现了大量传闻。最初疫情扩散,口罩短缺,于是有了用电吹风吹口罩、面部和手灭菌;用棉签在两个鼻孔抹小磨香油阻断一切流感和瘟疫传染;板蓝根+熏醋可以杀死新冠病毒;开暖气或空调能预防肺炎……这些,都先后被专家或者有关机构证伪。
至于疫情的拐点、各地解除疫情时间、出行正常化等,也常出现各种预测,甚至有的以钟南山院士的名字发布,以提高可信度。但这些“预言“,往往很快都被证实毫无根据。
非常时期,特别是处于不稳定和危险环境之中,人们更容易相信积极的、看起来可以扭转事态继续恶化的消息,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为了迎合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凭空想象编造“善意的谣言”,让一些伪科学、反科学的内容传播出去,不仅达不到初衷,还会适得其反,让人们麻痹大意,甚至影响整体防疫效果。尤其是一些“善意的谣言”,比一些恶意的造谣更有生命力,迷惑性更强,因为疫情面前,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选择性相信”。
其实,对于简单的信息,先看看是否出自正规媒体或者专业人士,如果来源不好辨别,再搜索查实一下,一般都可以辨出真伪。但是,因为这次人类面对的是一种新型病毒,病毒的传播特点、人感染后的治疗是非常专业的生物学和医学问题,有些传言让人防不胜防,这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解读。
有这样一则消息:因为论文数量不够,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再次落选院士。这样一条消息,让人们纷纷指责科研唯论文之痛,甚至与疫情扩散之初,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有关病毒检测和病例分析的论文相联系。其实,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每两年增选一次,下一次是2021年,而且在2019年的增选中,屠呦呦并没有参选。并且,两院章程中对留学、学历背景以及论文没有明确要求。
对于这种社交网络上的不实传言,《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2月12日在“技术与健康”栏目刊文称,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实际上是第一个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流行病”——社交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浓缩了来自全世界的信息和谣言,人们很难获得真实信息,这就加剧了恐慌、种族歧视以及对希望的渴求等情绪和行为的蔓延。
还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承认第一个新冠病毒起源于美国”,让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是“世界欠了中国的”。其实,电视节目的截屏中英文的正确翻译为:“CDC确认美国出现首例来源不明的新冠病毒。”
病毒怎么产生的,怎么感染人类的,疫情又是怎么扩散,疫苗何时研制出来,疫情何时能结束……这些都是萦绕于人们心头的疑问。对于这些,有些人只相信和接受自己愿意听的,谁先说的听谁的,谁嗓门大听谁的,谁说的话符合自己心意就听谁的,以至于让“善意的流言”四处流传。
流言止于智者。在病毒面前,智者不光是智慧,还需要专业再专业,不让“善意“帮倒忙。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上一篇:在武汉社区,我看到的代际数字鸿沟
下一篇:电影不仅是娱乐观影也能学语文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