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潮流时尚
融媒体时代“污名化”传播的社会影响及危害
摘要:在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不断融合的传播环境下,重要新闻事件一旦曝光就会迅速蹿升为热点事件,在不断发酵和众人的热议中形成复杂且多变的舆论走向。媒体传播的“污名化”问题加剧了热点新闻事件社会舆论的复杂性,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认知,甚至产生了误导和危害。本文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分析对象,探讨媒体传播“污名化”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危害,进而寻求“去污名化”的途径以及良性引导社会舆论的方法。
关键词:融媒体;污名化;舆论走向;影响;危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6-0000-04
一、前言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带来的是传播形态之间产生的复杂的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特别是网络,作为一个复合性的媒介,承载着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形态。从而网络新媒体借助网络的优势进行的传播活动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不仅是指人们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获取社会各个层面及领域的消息,还指的是人们在传播活动中角色的开放性。在融媒体时代,人们可以作为受者接收消息并及时做出反馈,与媒体产生互动,也可以作为传播者亲身参与拟态环境的构造。人们不止可以生活在传统媒体议程设置下所营造出来的拟态环境中,还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与把握现实环境,以便为自己的决策提供支撑条件。然而这样的开放性也造成了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方面的困难,因为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社会认知和价值体系对热点事件做出反馈和意见表达。关键的问题是融媒体时代的开放性带来从事传播活动的低门槛,以及对传播内容的低审核,这加剧了媒体传播的“污名化”问题,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及危害。
“污名”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是指身体上的一种印记,象征着耻辱和不好的名声。而“污名化”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于 1963 年提出,他认为“污名是一种社会性状, 该社会性状将使其拥有者,在其他人眼中丧失其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媒体传播中的“污名化”实则就是传播主体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体的一种主观的“贴标签”行为,这些标签总是带有侮辱性和贬低性的。
传统媒体主导传播活动的时期,“污名化”传播的主要原因是记者、编辑等传播人员主观意识上的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就是对受众社会认知上的改变。但是在传统媒体主导传播活动期间,受众无法将这种社会认知应用或再次反馈到传播活动中,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危害没有十分严重。但是在融媒体时代,“污名化”传播大多是由于大众凭借认知中存在的刻板印象,通过网络新媒体随意地对一些消息进行传播,或是对一些事件作出反馈。大量凭借刻板印象所传播的消息是与客观事实真相不相符的,因此会导致错误的舆论走向,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更加扩大了“污名”被知晓的范围,使“污名”更加顽固。本文将通过回顾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分析融媒体时代媒体传播“污名化”的社会影响及危害。
二、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报道过程概要和舆论走向回顾
2018年10月28日10时许,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上发生了一起公交车与私家车碰撞后,公交车冲破护栏坠江的道路交通事故。该公交车是由万州区江南新区往北滨路行驶,当车行驶至万州长江二桥桥上时,与一辆由城区往江南新区行驶的小型轿车相撞,随后公交车失控冲破护栏坠入长江,小型轿车车辆受损。公交车坠江后经过救援打捞,最终造成15条鲜活生命的逝去。
在该事件受到社会关注后,据新浪舆情通统计,10月28日10时~10月30日9时期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全网信息量为58.14万条,微博信息量为54.57万条,占比为93.8%,由此引发的各种话题总阅读量已超过3亿[1]。
事件发展过程中,舆论走向发生过如下几次明显变化:
1、对女司机穿高跟鞋驾驶且逆行的强烈批驳;
2、对公交车司机驾驶技术的批评,甚至质疑司机通宵唱歌疲劳驾驶
3、对公交车上女乘客的泼辣无理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的讨伐
4、对公交车上其他乘客面对冲突无所作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沉默状态的批判
在舆论走向的变化过程中,反转最为明显的是由最初对“女司机”的舆论谴责到黑匣子公布后对“女乘客”的舆论讨伐。
三、“污名化”传播的社会影响及其危害
1、形成受众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及其误解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