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潮流时尚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西莫娜-哈勒普:民生是新闻托底的题材
原标题:民生是新闻托底的题材
娱乐搞笑也好,时尚美食也好,这些内容容易成为爆款的传播题材。虽然这些题材也属于广义的民生题材内容,但是,民生的含义绝不只是这些。民生之中具有生命线意义的东西,比如脱贫攻坚,往往并不具有很强的谈资特点,但其在公众生活方面的基础性意义,那是怎么估价都不过分的。
值得高兴的是,一些媒介已开始把传播力配置到基础民生方面来。独角兽企业斗鱼就专门设置了扶贫的直播平台,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也有了以乡间劳作为特色的土味文化板块。当然,这些内容的可观赏性较强,因为它属于寓艰辛于愉悦之中的民生资讯形式。
铜板铁琶与丝弦小唱相得益彰,民生新闻的多样性是无可限量的。但是就新闻的深度而言,自媒体写作者绝大部分不是职业新闻人,他们在采访方面没有同时进行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入的客观条件,因此对他们提出的权威性、公信力的标准,不可能超越其能力。在中国大地上,正在历史性地涌现民生题材的升级版,这个广阔的视野里,呼唤马克思所说的“需要巨匠和能够产生巨匠”的新闻人。
显然,巨匠型的新闻人很难是某一两个名人了。在这个融媒时代,从采写到创意,从制作到传播,单打独斗式的工作方法尽管还有价值,但是更多的是体现于集体的合作、接力的传播方式上。因此,我们不必为现在缺少黄远生式的善于挖、探、钻式的名记者而叹息,在广阔的传播场域里,受众已经不太注意作品的署名是某一个人,而留意于总体新闻人的作为与水平。
作为群体性的巨匠,在很大意义上需要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即“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中国人的民生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方位之上,这是新闻要观察的对象,也是政治要研判的课题,甚至也是国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巨匠意识客观上能否成功地植入于新闻人群体,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责任感的转化能力,特别是在开放型和竞争型的传播场域之中,话语的价值不仅要受到能否落地的检验,也要受到民生的主体——公众的认可度考验,它需要有综合的知识储备,也需要有高水平的研判与表达能力。
融媒体带来的信息接收方式变革,也在倒逼新闻人的习惯生产方式。以往记者在新闻中一般不出现,现在不仅在与新闻配套的微纪录片、H5动画、VR中经常需要记者出面,而且就是在文字报道中,也适量出现了与事实新闻同步推出的“记者手记”和“新闻微评”。总之,公众和公众生活是民生新闻的主体,那么与之相适应,新闻也要以公众需要的样式出现,不管其过往的模式是什么,都是可以打破和融合的。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