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际新闻
“将中国文学之美传递给更多读者”(海客谈神州)
阿丽西亚·雷林科。 《文心雕龙》西班牙语译本。 《牡丹亭》西班牙语译本。 图为西班牙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远眺图。
郭求达摄
姜 波摄
姜 波摄
姜 波摄
走进西班牙汉学家阿丽西亚·雷林科的家中,迎接我的是她一贯略带羞涩的笑容。可当我们谈论起中国古典文学,她立刻变得侃侃而谈,任何一位听者都能被这份热情所感染。从1976年开始学习汉语到现在,雷林科对于汉语和中国文学的热爱已经延续了40多年。
“我经常学习汉语直到凌晨三四点钟,也完全感受不到倦意”
回忆起初学汉语之时,雷林科笑称那是“一系列偶然引发的必然”。雷林科读书时非常喜欢李小龙的电影。当时,中国功夫电影在西班牙很受欢迎,她和姐姐都是李小龙的忠实影迷,这让雷林科与中国结下了最初的缘分。
而让她下定决心学习汉语的则是中学时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平时十分严肃、不苟言笑,但她从中国旅行回来之后,却非常开心地与学生分享起在中国的旅行见闻,对中国充满溢美之词。这让雷林科开始好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竟有如此的魔力,她不禁对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心生向往。
抱着这样的好奇心,雷林科开始学习汉语。没想到,从第一天起她就爱上了汉语,这样的热爱一直延续至今。雷林科说:“在我看来,汉语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说汉语时,每个字都像跳动的音符。”
踏入了中文学习的大门,雷林科开始慢慢接触中国文学。唐诗给她带来的“第一次中国文学的冲击”,她至今记忆犹新。“短短一首小诗,寥寥数语,就让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幅美妙画面,使我深深折服。”雷林科说。自此,学好汉语、研究中国文学的理想便在她心中扎了根。
雷林科笑着说,虽然在大学时期主修法律,自己花在汉语学习上的时间却比专业课还多。她说:“我从来没有熬夜准备过法律系的考试,但是我经常学习汉语直到凌晨三四点钟,也完全感受不到倦意,只是如饥似渴地希望可以学到更多关于汉语的知识。”大学毕业后,雷林科来到巴黎第七大学继续学习汉语,并在那里大量接触中国文学、历史和哲学。
1985年,雷林科获得奖学金前往北京大学学习。在北京求学的岁月紧张而充实,4年的时间里,她完全沉醉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浸润之中。在雷林科看来,中国古典文学蕴藏着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她说:“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在与将来,通过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从此,雷林科的人生与中国古典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典文学也成为她毕生的课题与挚爱。
“汉语和中国文学是我人生中的礼物,我的工作、我的很多朋友、我的幸福都源于中文和中国”
《文心雕龙》《西厢记》《牡丹亭》……从上世纪90年代起,雷林科将多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译介成西班牙语版本。
《文心雕龙》是雷林科翻译的第一部作品。结束在北京的求学后,雷林科回到西班牙攻读博士,撰写论文期间她接触到了《文心雕龙》。刚开始翻译《文心雕龙》,只是为了论文写作需要,从未曾想过要出版。可译本出版后,来自读者和学术界的热烈反响给了她信心,坚定了她坚持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信念。
“当时西班牙很少有人了解中国文学,接触中国文学的途径也非常有限。市面上数量不多的中文译作大多从英语或法语转译而来,这是当时很多西班牙出版社的做法。但这样一来,译文便丧失了很多原作的细节和精髓,这让我十分痛心。”雷林科说:“中国古典文学如此美妙,我想尽自己所能译介更多中国文学著作,将中国文学之美传递给更多读者。”
雷林科表示,为了力求翻译准确,对于每部作品,她都需要阅读大量资料和文献。先去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语言风格以及当时民众的生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耐心打磨。
雷林科表示,翻译的过程就好比登山,攀登的过程充满艰辛和痛苦,但是登上顶峰时又会收获极大的幸福和满足。
下一篇:打开中印合作新局面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