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际新闻
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梦想篇⑧)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在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布展准备工作正全面进行。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西入口处。
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某些国家动辄“退群”“筑墙”,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面对这些严峻挑战,世界该何去何从?
“各国应携起手来,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中国态度:改革完善才有出路
“全球化的确出了问题,但是靠‘退群’‘筑墙’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想通过国家主权边界强制性切断全球产业链,这是不现实的。”
出现问题该怎么办?“改革完善才有出路,必须在前进中解决问题。”白皮书给出了响亮回答:“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要解决问题,需要寻找问题根源。“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各国人民从中受益,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不过,2008年之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爆发欧债危机,甚至到现在出现的贸易摩擦,都显示全球化出现了问题。”武汉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晓通对本报记者说,“新自由主义理念曾盛极一时,强调贸易投资自由化,政府放松监管。这其实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因为资本逐利。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固化了发达经济体在全球利益分配链条处于最高端而发展中国家处于低端的格局。而且,在发达国家内部,也出现贫富悬殊加大,固有社会矛盾得不到解决,治国理政也出现种种问题。简而言之,之前全球化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资本逻辑主导全球化产生的一些重大问题,激起了国际社会对新型全球化的呼唤。
白皮书明确了中国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态度。“中国不是要打碎一个旧世界,再造一个新世界。历史是延续的。中国希望不断改良修复旧的全球化,同时推动新型全球化。”张茉楠说。
中国行动:各国共享资源和繁荣
有态度,也有行动。“中国一方面努力解决好国内的治国理政问题,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另一方面在全球层面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一带一路’等公共产品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张晓通说。“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规模最大的公共产品合作平台,展示了中国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得到了越来越多支持。
美国学者帕拉格·康纳在《超级版图》一书中强调,当前正处于一个超级全球化阶段,一幅全世界范围内互联互通的超级版图正在形成。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启动的一大波连接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各国共享资源与繁荣,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世界经济发展的红利因此不断输送到这些发展中国家。
“中国一直强调包容性和互利性。‘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强调各个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进程,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失衡问题,意义重大。比如,中国在海外建设产业园区,与各国进行产能合作等,这既是遵循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为当地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而且,中国强调的是战略对接、政策对接,绝非强行施加。”张茉楠说,“‘一带一路’的内涵外延正在不断丰富。这种发展模式其实也是一种治理框架,不是固化的模式,而是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是一种高标准的互联互通。”
正如古巴共产党中央国际部副部长胡安·卡洛斯·马尔散指出的,“一带一路”不仅作用于贸易、金融领域,同时也促进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是一种建立在互信、平等、共赢基础上,强调包容性、互补性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