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财经要闻

电力行业迎来新形势、新挑战 迎峰度夏如何保障

2021-08-15 23:31皮盼资讯网编辑:admin人气:


7月以来,随着温度飙升,全国日发电、用电量均创历史新高。如何确保全国电力运行平稳、居民清爽度夏成为关注焦点。

夏日炎炎,空调成了必不可少的纳凉“利器”。此与同时,空调的降温负荷,占我国最高电力负荷比重也在不断攀升。今年入夏以来,浙江等南方省份夏季空调降温负荷已超过最高电力负荷的1/3,北京等部分城市夏季空调降温负荷占比甚至高达50%。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日前表示,入夏以来,随着空调用电快速增长,全国用电负荷和日发电量持续攀升。

数据显示,7月14日,全国发电量、最高用电负荷齐创历史新高。从发电量看,当日全国发电量达271.87亿千瓦时,较入夏前历史峰值增长超过4.7%、增加12.2亿千瓦时。从用电负荷看,当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11.92亿千瓦,较历史峰值增加0.03亿千瓦。

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用电量变化是反应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带动上半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0.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其中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6.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近70%。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能源需求较快增长,工业用电贡献率明显超过往年水平。”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表示,上半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已连续6个月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二级巡视员张扬民看来,近年,我国电力供需呈现出“平时充裕、尖峰紧张”和“整体平衡、局部紧张”的新特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他认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要把保障民生用电放在首位,确保民生、重点用户和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电力供应。

金贤东则提出,为保障电力运行平稳有序,要着力提升各类电源发电保供能力。如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电力多发满发,优化发电机组检修和保障火电机组燃料供应,提升各类电源顶峰发电能力。

面对电力需求不平衡问题,金贤东认为,“要充分发挥跨区跨省通道输送能力,利用各地负荷余缺差异,组织开展电力交易。”

据了解,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家发改委连下三文,直指电力行业,要求做好2021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完善能源需求侧管理。

对于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调节能力不够等短板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要求电网企业承担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网责任的基础上,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并网规模,多渠道增加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能力。

此外,国家发改委还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政策,提出引导用户节约用电、错峰避峰,融易资讯网()消息 ,在峰谷电价的基础上推行尖峰电价机制合理确定峰谷电价价差,上年或当年预计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

在多方努力下,目前全国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电网运行平稳有序。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有关负责人透露,面对今夏首个快速攀升的用电高峰,全国电力运行总体平稳,部分地区高峰时段实施错峰用电,重点用户用电和民生用电未受影响。受局部地区降雨、气温下降影响,全国发用电正逐步回落,各地错峰用电规模显著减少,电力供应保障将更加稳固。

7月以来,随着温度飙升,全国日发电、用电量均创历史新高。如何确保全国电力运行平稳、居民清爽度夏成为关注焦点。

夏日炎炎,空调成了必不可少的纳凉“利器”。此与同时,空调的降温负荷,占我国最高电力负荷比重也在不断攀升。今年入夏以来,浙江等南方省份夏季空调降温负荷已超过最高电力负荷的1/3,北京等部分城市夏季空调降温负荷占比甚至高达50%。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日前表示,入夏以来,随着空调用电快速增长,全国用电负荷和日发电量持续攀升。

数据显示,7月14日,全国发电量、最高用电负荷齐创历史新高。从发电量看,当日全国发电量达271.87亿千瓦时,较入夏前历史峰值增长超过4.7%、增加12.2亿千瓦时。从用电负荷看,当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11.92亿千瓦,较历史峰值增加0.03亿千瓦。

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用电量变化是反应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带动上半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0.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其中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6.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近70%。

(来源:网络整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过14600元

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过14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