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专家解读:数字+文化南京天保驾校,跑出跨界融合加速度(3)

  张晓明:敦煌的数字化发展经验值得借鉴。记得2001年“五一”长假,敦煌曾出现数万人拥堵的场面,引出了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樊锦诗关于“数字洞窟”的整套创新性构想。从那以后,敦煌开始了世人瞩目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特别是近年来,敦煌与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合作,全面展开了“互联网+中华文化”战略,不仅生产出“飞天皮肤”这样的游戏爆款,而且还举办了“古乐重生”等大型演出,将从敦煌壁画中复制的古乐器和藏经洞中的古乐谱相互结合,搬上舞台,实现了覆盖上千万人的网络传播。

  4、中华内核、全球形式

  光明智库:近几年,数字文化产业主动“出海”的积极性增强,正从资本“出海”向产品、技术“出海”转变。但是,产品中能够反映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价值观念却常常显得不足。请问,在企业“出海”的过程中,应如何借助“中华内核、全球形式”向世界传递好中国声音?

  黄斌:从资本“出海”到技术、产品“出海”,是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我国在全球文化产业体系中已经开始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下一步,依托技术和产品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将是促进世界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任务。

  深入挖掘、研究、宣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品质,应该找出那些简洁、明确、全球认可度高的价值观念进行传播;充分吸收全世界优秀文明精华,不必拘泥于某些特定的形式载体,而应该更多地采用本地熟悉、全球认可的文化形象来传递;最重要的是,在当下的话语环境中,中华优秀价值观念可以通过植入IP人设、故事情节、游戏玩法等进行有效传递,而不应仅仅局限在形象、背景、配乐等层面。譬如在香港早期影视作品中,“义”“侠”往往是人物性格和情节推动的重要因素,这就推动“义”“侠”等价值观念在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甚至欧美地区获得广泛认知。

  王晓冰:我们应与全球优秀的创作力量进行合作,打造由中国团队主导、全球共享的中国故事。这些作品只有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以及被全球用户接受的数字形式和叙述结构,才能受到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年轻用户的喜欢。

  张晓明:近年来,随着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动力机制呈现出很大的不同,以前是政策支持、政府推动“走出去”,现在是数字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市场内生动力在推动企业“走出去”。在市场化机制作用之下,讲好中国故事正在变为企业实实在在的市场战略。(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王美莹、王斯敏、蒋新军、岳佳仪、张梦泽)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