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英模题材剧佳作频现礼汇文专接本赞英雄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2)

  以“石油师”为原型讲述新中国石油工业史的《共和国血脉》便是如此。该剧的主角们是“钢刀连”战士、石油工人、技术员、随军家属等活跃在行业一线的奋斗者,但在叙事上却没有局限于微观的情感叙事,也没有止步于钻井队间的竞赛、技术难关的突破等中观情节,而是将共和国成立以来,从东北到西北的六次石油大会战,全部融入“钢刀连”的奋战轨迹中。不仅如此,同一时期的王进喜英模事迹,也被主创们作为背景融入到情节中,成为激励“钢刀连”排除万难、坚持钻探的参照系。同时,在历史氛围的还原上,该剧也力求细致。从西北戈壁的干旱、沙尘到东北农村的饥饿、严寒,真实的环境复原让历史事件有了落脚之地,也让英模人物的故事更加鲜活可信。

  美学品格和价值传递相得益彰

  通过英模人物的塑造,英模事迹的艺术化呈现,英模剧创作最终要实现的是对英模精神的弘扬与主流价值观的传递。在如今多元文化并举的时代,观众对英模剧的美学品格与价值诉求提高了。创作者们不仅要入乎其内,探究英模事迹背后的心理逻辑与性格逻辑,还要出乎其外,挖掘英模精神本身所蕴含的时代性、民族性与人类共性。同时,还要找到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观念输出方式,用英模精神感染人,而非教条化地说服人。如此,英模精神才能找到通向现实的契机,真正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

  近年的英模剧创作中,不少作品尝试用诗的结构与诗化情节书写英模精神,让纪实性打底的英模剧有了似史如诗的气质。在《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中,唐永年接书记的情节,反复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接到了扛着枪的第一任书记梁怀远;第二次接到了背着书袋的第二任书记齐矩明;第三次等到的却是自己的一纸调令。这样一唱三叹的结构,不仅写活了当时纯粹质朴的干部关系,也在唐永年无言的表达中,写出了他一心为民、夙夜为公、扎根地方的弦外之音。《最美的青春》中,则用了大量诗化情节与影像表现了一代青年人的昂扬斗志与浪漫情怀。塞罕坝的荒漠之上,年轻的学生们情绪激昂,手挽手高歌前进;雪地中,女学生穿着红裙起舞,与过去的挫折遗憾告别……镜头之间,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有的那种青春诗意令人情怀激扬。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模剧作为弘扬英雄精神,激发人民国家荣誉感与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文艺形式,也要随时代的脉动不断探索前行。群像结构的尝试与诗史品格的追求,为新时代英模剧创作打开了新思路。相信随着艺术家们的呕心创作与动情书写,英模人物一定能成为电视荧屏上耀眼的人文风景线,涤荡人心的英模精神也一定能成为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