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产业再思考: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
时间:2019-10-11 02:3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摘要:传媒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在信息数字化、全球化、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模糊了传媒产业的边界,传媒业边界正在逐渐消失,传媒本身也在发生改变。无论从中国传媒业需要做大做强的角度还是从传媒“党和政府喉舌”的意识形态属性,传媒业与电信业的产业融合进度都需加快,三网融合进度应有实质性的进展。 关键词:产业边界;媒介融合;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9-0000-0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传媒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科技创新模糊了传媒产业的边界,传媒本身也在发生着改变。报纸、广播、电视不再是单一运作的媒体,而是通过多种传输平台提供内容的媒介。随着三网融合的开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已实现物理上的融合,但实质内容的融合还很缓慢。电信业推出的IPTV已挤占部分广播电视网的市场,但是其功能还很有限,究其原因,还是到受政府管制的影响。由于政府出于“党的喉舌”角度和跨行业整合难度考虑,三网融合实质性的进展还很缓慢,政策的管制是否能阻挡市场前进的脚步,目前传媒业的制度对政府是否利大于弊,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中国传媒业在做大做强这条路上急需一个突破口。 (二)问题提出 在信息数字化、全球化、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随着传媒业边界的逐渐消失,电信业与传媒业的产业融合进度缺乏实质性突破。从政府角度来看,继续保持现有政策会导致“党的喉舌”功能逐渐减弱。从市场角度来看,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正在融合和渗透,已是大势所趋。中国传媒业如何能在既不威胁意识形态,确保“党的喉舌”基础地位,又做大做强拥有更多的全球话语权。电信业与广播电视业管制的放松、允许其自由兼并、融合,能否成为中国传媒做大做强的一种有效选择路径和突破口。 二、相关理论梳理 (一)媒介融合 1978年麻省理工大学的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指出出版印刷工业、广播电影工业和计算机工业三大行业正在趋于重合,他用三个相交的圆环呈现并表述出技术边界趋于重合的过程,认为三个圆环重合的地方就是将来发展最快的领域。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1983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家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他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将“媒介融合”概念定义为一个“使得媒介界限模糊的过程”,由此各种媒介表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的研究也揭示了新旧媒体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各种力量之间不可预知的交互和互斗:行业领袖看到内容传播渠道的丰富、收入的增加和市场扩大的机会;消费者设想能够解放公共领域,放松网络控制,更好地参与文化生活和舆论影响;精英群体和草根群体不断尝试影响对方,也由此造就了媒介与受众之间更加密切的有价值的关系。因此,他认为“融合”的真正发生不在于媒介的应用,而在与对人们思维和概念的改变[1]。 (二)产业融合 关于产业融合的定义,许多研究者由于研究视角和研究背景的不同,给出了各不相同的定义。产业融合与产业重叠并不相同,产业融合是指产业从产业间的交界处开始融合,进而影响到整个有交集的行业,诞生了具有较高成长性的新兴行业。产业融合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微观上改变了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而且体现在宏观上增强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和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的战略作用。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时代,产业融合首先是从信息产业的内部开始,然后扩散到其他产业。有研究将产业融合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产业融合是电信与邮政、电信与计算机业的融合,主要表现在电信与邮政的典型部分融合,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发展,邮政传统业务被电信推出的服务所取代,电信业与计算机业的融合是基于数字存储、传输的需要所产生的技术融合,从而使这两个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个层次的产业融合是传媒产业内部的融合,主要表现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和网络新媒体三者之间的媒体融合;第三个层次的产业融合是传媒产业与电信业、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2]。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融合不仅仅表现在上述三个层次,信息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带到不同产业间更广泛的融合,提高了附加值效应,如信息业与金融业的结合,得大金融的混业经营成为可能,这种融合正改变着原有金融业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总之,产业融合在不知不觉中已悄然发生。传媒业与电信业、互联网的融合是本文所要表达的重点,互联网、电信业作为技术及渠道底层架构,需要融入传媒业的优质内容,才能打通渠道与内容的融合。 (三)全球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