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庆电影档观察:主旋律响起新变奏(2)
时间:2019-10-12 00:3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适逢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生的国庆档电影《攀登者》与《中国机长》,是对主旋律商业大片路线新的成功实践。从商业类型片角度看,《攀登者》是冒险片+奇观片。这就意味着,电影必须在视觉效果上为观众创造奇观,让他们直观感受珠峰的极寒、极陡、极险,凸显登山运动员不畏生死、不断攀登的精神。故此,《攀登者》前后共有几次大场面在银幕上呈现得惊险刺激、震撼人心。比如其中有一场,登山队在大风口遭遇十几级狂风,扎下的营地瞬间被狂风卷走,登山队员也被狂风刮起,性命堪忧。历经万难,所有队员将自己和梯子捆绑在一起,挂在一块山石上,这一排梯子就如同海啸中的一艘小船,在风暴施虐中被甩来甩去。这场戏既有现代攀登题材的惊险悬念感,又充满了东方武侠的想象力,成了电影最精彩的大场面之一。 再比如《中国机长》。从类型上看,它属于航空题材的灾难片。灾难片的核心美学是逼真再现险情场景,能够在视听语言上给观众带来强烈震撼和刺激;险情中最宝贵的是救援时间,主人公必须在封闭的空间和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冲突集中、悬念十足,攥紧观众的内心;最后成功救援或逃离,让观众完成情绪宣泄和审美满足,也对主人公博大情怀与精神意志力有更深入的体认。《中国机长》便出色地还原了灾难片的美学特征,让观众肾上腺素上升,身临其境;机长在如此险情中体现出的“专业成就伟大”的中国精神,也令人深深折服。 个人视角的鲜活化与感染力 如果说《攀登者》《中国机长》是让人心跳加速的视觉奇观,那么《我和我的祖国》的风格则更近于舒缓动人的抒情诗,走的虽不是普通商业故事片路线,却贵在以小视角出色驾驭宏大叙事,以拼盘的多元个性尝试超越一元式的表达,且完成度很高。 如果说《攀登者》《中国机长》是主旋律的“新类型”,《我和我的祖国》则是主旋律的“新视角”。它虽然攫取的是新中国时代浪潮中七个重要的时间点,但落脚点在于人千千万万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从小人物的故事出发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个体与时代的相遇与共振,唤起了普通观众的强烈共情。 管虎执导的《前夜》,视角聚焦于开国大典前夜,负责升旗仪式中电动升旗杆的林治远身上,以小人物惊心动魄的一夜,反映历史的伟大一刻。张一白执导的《相遇》,选取了一对恋人时隔三年后令人唏嘘、欲言不能的相遇,讴歌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背后,大量普通又伟大的科研人员默默无悔的付出。徐峥执导的《夺冠》,将上海弄堂一个小男孩的朦胧情愫与1984年女排奥运夺冠的瞬间结合,立意大胆又穿插巧妙。宁浩执导的《你好,北京》,借一名普通北京的哥与一张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的“奇遇”,串联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这两个触动所有中国人记忆的大事件……很少有呼喊与口号;避开正面平铺,突出人物际遇与命运感;不走高大全,不流于空泛抒情与礼赞,而扎扎实实地扣住一个情字,关注一个小字,开口小,收尾快,立意深。它们的集束呈现,成为如今主旋律创作追求鲜活化、感染力的表征,实实在在吸引了受众的目光,唤起了他们的真情,进而有实在的感悟与思考。 “最强国庆档”,既有天时地利等因素,也与三部大片在主旋律创作中的进一步成功探索有关。这一国庆档改变的,不仅仅将是日后国庆档的排片策略(可以预见,主旋律电影在日后的国庆电影档将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也进一步突破和创新着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模式。相信好看的主旋律会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好故事”“中国好人”,感人的中国心、中国情将愈发“声入人心”。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