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监制黄建新从业40年:现在是中国电影最好时刻(2)
时间:2019-10-12 21: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建国大业》拍摄周期100天出头,最终只拍了90多天;到了《决胜时刻》时间更紧,81天的拍摄周期除去转场,实际只有67天,所有人都认为很难拍完,黄建新也不由得感叹这次真的激发了全组人的超能力。 从《建国大业》开始,他就是片场最有激情的那个,他的监视器旁边永远都放着笔记本电脑,照着剧本拍了一半,他说“停!大家休息一会儿”“大家等我10分钟”,然后开始在现场飞快写剧本,再接着拍。今年四部国庆档影片他占了两部,在剪辑室做后期时,他发现说话没人搭理,回头一看,工作人员全在沙发上睡着了。 尽管他总是笑呵呵的,但对电影的要求却从不怠慢,拿《决胜时刻》来说,很多戏绝对不是一条过就完事,基本要拍五六条选择最好的。“一条过就不是常态,我的戏平均要拍五六条,这些都是需要的,除了演员的表演,外界也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行业里最多的某位著名演员拍了57条,至于是谁就不能告诉你了。(笑)” 另外一部《祖国》,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里7个重要历史时刻中普通人的经历。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下,七位导演从细节出发,从人物出发,以情感为核,用心、用情、用光影讲述每一个“我”和“祖国”的故事,“这样一部全新样式的影片,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电影要赋予每一个角色最浓的情感,也要寻找到观众内心深处最真挚、最珍贵的那份情感。” 黄建新笑着说自己没操什么心,7个导演分7组,每组都有自己固定的符合风格的搭档,只有充分表达,作品才有灵魂,保证导演自我风格的呈现和创作独立性。 拍主旋律,黄建新也被很多人不理解,他说自己也听过很多不同的看法,“我没当回事,一是你自己要拍的;二是我拍《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都快变成近代史专家了,这就是我的收获,你现在问那段历史,我基本上可以全部给你说出来。” 处女作《黑炮事件》 被嘲讽“傻子都能拍” 黄建新的电影之路是从片场的摸爬滚打开始的,虽然干的是场记、导演助理这类“勤杂工”一样的工种,但由于他细致认真又谦虚好学,厂里人都喜欢找他干活儿。那时他的绰号叫“救火队”,哪个剧组有问题,就把他派去哪里帮忙,一年他跑了三个组。 彼时,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电影业也在探寻新的出路,时任西影厂厂长的吴天明慧眼识珠,起用包括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在内的一批颇有才华的年轻导演。黄建新也按捺不住那颗跃跃欲试的心,1986年上映的电影《黑炮事件》是他首次独立执导的作品,作为处女作,这部荒诞讽刺喜剧展现出了犀利的批判风格,片中对历史变革中知识分子的无奈精准呈现。黄建新也因此成了一名先锋导演。 “我那时候也不被看好,就像第五代导演刚出来的那阵,也会被骂得很惨,有人甚至说你不就把一个镜头架在那里拍了四分钟吗?这样的电影,傻子都会拍。”他自嘲就是个傻子,因为他坚信真正好的东西,时间过去多久,依然是好的,就像《黑炮事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上世纪80年代的典型影像文本,至今仍被看作是黄建新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优秀的处女作之一。 入行四十年 现在就是中国电影最好的时候 从1979年入职西安电影制片厂,今年65岁的黄建新已经入行整整四十年。他不仅在《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中表达对中国社会和心理变迁的细致观察;也一手打造出《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三部曲,为此后的主旋律电影树立标杆;他曾监制多部华语大片,被誉为“中国影坛第一监制”……《投名状》拍摄期间,演员档期冲突,黄建新果断组建拍摄B组,在有效的时间内将演员戏份拍摄完成;在《智取威虎山》中,他顶住压力支持徐克花费1000万成本拍摄“打虎上山”,又将徐克钟爱的四场大场面动作戏压缩为三场。 随着身份的转变,他每时每刻都对这个行业有着全新的思考,他曾多次谈到了制作拍摄主流电影的意义——推动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发展,让电影人懂得为观众服务。可是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技术、创作、投资、运营、宣传、发行等环节全面提升。他说,现在就是中国电影行业最好的时候,“年轻电影人这么多,有量就一定能出佳作,有人一直找你就是幸运,如果大家都在找你,你就好好想想怎么把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