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利刃》刷新当代军旅剧表达故事情节不落俗套
时间:2019-10-14 16: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原标题:《空降利刃》刷新当代军旅剧表达 《空降利刃》剧照。 上周六晚,在江苏卫视播出的50集当代军旅剧《空降利刃》正式迎来了大结局。“报告旅长,请批准我,再次归零重启。”当主角张启最终选择离开“锅盖头”,《空降利刃》也迎来了一个并不套路的军旅剧结局。 在《空降利刃》总制片人吴晓梅看来,这种不遵循既定创作套路,不走捷径,尝试去做军旅剧题材内容的突破和创新,正是当初她启动这个项目的“初心”。2015年,吴晓梅第一次动了要做军旅剧的念头,起因只是因为遇见一个退伍的90后“老兵”,“他因为受伤从特种兵部队退伍,担心家人接受不了,三年没回家,自己在北京开了一家私教馆教人学武术,唯一的要求是让所有的学员都必须穿迷彩服接受训练。” “我从他的选择看到了军人的坚持,是一种对部队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我们的影视剧中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了。”决定了要做军旅剧题材,从来没有碰过这个类型的吴晓梅那时候还未想到,等在自己面前的会是长达四年的“拉锯战”。吴晓梅在做独立制片人之前曾长期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任职,有接近20年的购剧经验,“长期的工作积累让我知道什么样的戏剧因素是市场需要的,优秀的创作都是基于真实的人和事,然后用超强的艺术能力进行加工,最终还需要比较敏感的市场感知能力,最后把它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中去。”吴晓梅对当时国产剧的市场做了一个大致的预判,军旅剧这些年拍的不少,但是反映空降兵题材的还比较少,从题材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创新。 吴晓梅说,《空降利刃》有意致敬当年的《士兵突击》,在出发点上二者有共同之处。“我们希望能够真实反映如今的部队士兵,真实地表达他们的生活、愿望和困惑,也希望不停留在一个士兵的个人故事里,而是能够反映出一定的现实问题。”剧中让不少观众印象深刻的一个情节,就是主角张启在天蝎行动后要求复盘,并对团长和政委的前一次复盘提出辛辣批评。在不少专业军迷观众看来,这样的情节在之前的军旅剧中是不敢表现的,也是该剧区别于其他军旅剧的一大创新之处。 《空降利刃》的创作基础来源于一本叫做《锅盖头》的小说。但吴晓梅透露,虽然买下了这部小说的影视改编版权,但实际上剧本并没有采用原小说的结构,而是全部重新打乱后建立起来的。在遇见最终编剧麦灵之前,《空降利刃》第一版的剧本已经写了两年多,换了七稿。“麦灵接手前,剧中的主角还不是张启,而是和大多数军旅剧一样,从新兵齐小天的视角切入。”吴晓梅说,因为麦灵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军旅剧,她要求一定要先去部队体验生活,以杜绝凭空想象、瞎编乱造的情况。“结果,我们在这次生活体验中就遇到了张启的原型。”吴晓梅透露,《空降利刃》开篇第一集讲述张启是因为一次胜利后的得意忘形而离开空军飞行员队伍,来到了空降兵部队,很多观众以为这个背景是为了戏剧冲突而创作,“其实这是张启原型的真人真事。” 吴晓梅感慨,《空降利刃》全剧最大的魅力也恰恰来自于真实,剧中不少情节都是按照真实案例改编而来,“虽然听上去难以置信,但就是我们现在部队里的真事,所以就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是第一次做军旅剧,吴晓梅对于剧作的专业性标准设立得十分严苛。因为空军是一个技术难度和专业性相对较高的军种,出品方空军方面也希望故事里能够体现出这一特色。吴晓梅和麦灵的创作方法是,先基于对目前国内技术和人物构建的需要去搭建故事和情节,但在具体执行上每写一部分都要给军事顾问团队过目,张启、潘野等人物原型也一直帮编剧们修改细节。 “包括进组以后,军事顾问团队也会用私人时间来现场帮忙调整。因为半年前剧本写到的台词可能会过时,相关的技术也一直在更新。”吴晓梅认为,《空降利刃》得到了军事顾问团队无私的支持,双方的合作无间也是极为宝贵的经验。不过,有不少专业军迷也指出了剧中的一些漏洞,吴晓梅透露,这种所谓的漏洞其实是有意为之,“毕竟我们不能真的完全比照飞行员的真实操作来演,会有泄密的风险,只能选择虚实结合。” 如今,《空降利刃》播出以来收视率、网播量一直稳居同档期电视剧前列,还一度拿下了CSM59城1.606%的亮眼成绩,算得上圆满收官。对吴晓梅来说,作为总制片人和编剧之一,她为《空降利刃》付出了无数心血,甚至一度在项目可能中断时,在开机拍摄两个月后,出让了作品的所有投资收益权。“对一个项目的操盘者来说,我更在乎的是作品能否如愿拍摄,项目的品质能否得到保证,项目各方能否得到回报。”吴晓梅说。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