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新闻缘——走近吉林通化王玉宝一家
时间:2019-10-15 01: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原标题:祖孙三代新闻缘——走近吉林通化王玉宝一家 “你抽烟不?我这些年一直抽这个。”不久前,在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秀泉路上的一栋普通住宅楼内,82岁的老报人王玉宝见到《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到来,急忙把烟笸箩拿到近前,顺手卷了一支旱烟。然而他又觉得不太好意思,因为下乡采访多年,为了与广大采访对象打成一片,王玉宝习惯了抽这种烟。在得知记者不抽烟时,他的脸上浮现出一种宽慰。 “过去下去采访,家家都有一个烟笸箩,这里面装满了细碎的旱烟,然后把学生写过作业的小本本撕成规则的条形,卷起来就能抽了。”王玉宝对记者说。 王玉宝退休前是吉林日报社通化记者站站长,从事新闻工作达40年,写出了大量有影响的稿件。他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受其影响,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都从事了新闻工作,还有一个孙女正在大学读新闻专业。 作为人才引进报社 时间回到1957年7月,品学兼优的王玉宝被学校保送到了吉林省通化师范学校。当时,他所在的吉林省辉南县只有两个名额。这本是一件喜事,但对于家庭贫困的王玉宝来说,却还有一种深深的遗憾。“上了中专,就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了。”王玉宝告诉记者。 1960年临近毕业时,又一个好机会落到了王玉宝头上,学校有两个保送到东北师范大学的名额,王玉宝排名靠前,接到通知说开学就去报到。终于有机会圆大学梦,王玉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读中专时,爱好写作的王玉宝不断给《通化市报》投稿,一篇篇散文、小小说等作品不断见诸报端。让王玉宝没有想到的是,一天,《通化市报》几个领导找到了学校领导,想安排他到报社工作,直接当记者。这在通化师范学校历史上是第一次,大家为王玉宝感到高兴,又感到很可惜,高兴的是他一毕业就能成为一名记者,在机关端起“铁饭碗”,而可惜的是,如果他选择工作,可能又一次与上大学的梦想失之交臂。 何去何从?王玉宝陷入了无尽的思索。这时,组织出面了,两次找到王玉宝谈话,并给他3天的考虑时间,大致内容就是希望他能去报社,在当地当一名记者。 就这样,王玉宝走进《通化市报》,踏上了新闻工作之路。可是没干几个月,由于政策原因,县级报纸不再保留。就在他不知前路在哪时,地级报《长白山报》(现《通化日报》)一纸调令,将他调了过去。 “那个时候我年龄最小,个头最高,在这儿一干就是9年,主要跑农村。”王玉宝向记者介绍,后来,他又经历过下放,此后又到宣传部工作。1973年3月,他被调到了吉林日报社通化记者站工作,历任记者、副站长、站长。其中有好多次机会到吉林日报社总部工作,但是他都放弃了,心甘情愿地在最基层干了一辈子。 做一名“富”记者 40年间,王玉宝共发表了4100多篇稿件,其中有58篇获省级以上奖励。在采访中,王玉宝注重挖掘每一个典型人物、每一个典型事件,通化市的村村屯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记者生涯中,有两件事给王玉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新华社一名记者到通化采访,在与王玉宝交谈时说:“光会写消息的记者是不合格的记者,只能算一般记者。同时会写消息、通讯、言论的多面手记者是合格记者。在这些都会写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的记者才是名记者。”这名记者对王玉宝说,要当记者,就尽可能当名记者。这一番话,在年轻记者王玉宝的心中犹如种下了一粒种子。 还有一次,《大公报》一名记者到通化市采访,王玉宝发现,这名记者在采访中准备的是两个本子,而自己只准备了一个采访本。《大公报》记者对王玉宝说:“一个是采访本,用于采访后写稿;另一个是记录采访以外的事情,叫做‘采访杂记’,可以把有用的东西记下来。”这名记者还告诉王玉宝,把采访中的好场景之类的内容记录下来,一般一次记个二三百字,也可四五百字,并且编上号,等过一段时间一定能用上,这就是“富”记者。从此,每次出去采访,王玉宝的背包里就多了一个本子。 1975年秋,吉林省编初中语文教材第3册收录了王玉宝采写的人物通讯,这是他在吉林省原海龙县牛心顶子公社牛心顶子村花了半个多月时间采写的。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叫王玉成,一心一意为村里谋致富路,村里不光农业生产搞得好,还建起了修配厂、粉坊等村办企业。为了写好王玉成,王玉宝整整跟了他半个多月的时间,这篇文章用农民熟悉的语言写成,生动而鲜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