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与价值引领”学术座谈会在中央党校举行

正值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由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和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与价值引领”学术座谈会于10月13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主任李文堂,副主任张军、梅敬忠,文史教研部教授范玉刚、祁述裕、李媛媛,文史教研部副教授丛治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段炳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洋,大地电影项目管理部负责人杨晓红,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夺冠)编剧华玮琳,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理论研究处处长王纯,电影《攀登者》执行导演乔乔,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王珊,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国家电影智库副秘书长俞剑红,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编剧、导演刘德濒,国家电影智库常务副秘书长刘正山,国家电影智库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慕玲等嘉宾出席座谈会。梅敬忠和俞剑红分别主持了本次座谈会的上下半场。

本次论坛聚焦中国电影创作与价值引领的逻辑关系,分析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在当下的经验与困境,旨在提炼中国电影的创作规律以及创作特色,探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方法与路径,实现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与文化价值观引领的平衡、创新与突围。与会嘉宾围观研讨主题,从不同领域和维度发表了见解。

李文堂致欢迎辞。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是对于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文以载道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等重要论述的学习贯彻。他谈到,中国电影在构建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方面地位突出,具有强烈关怀现实主义的传统,要避免背离现实主义本身陷入僵化的政治叙事模式,而应秉持一种独立的精神姿态,从世界文明的历史来重新审视中国文明的价值观,从中华文化当中吸取营养,审视中国文化如何对待自然、世界和他人世界等,用自己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侯光明代表国家电影智库致辞,他指出本次座谈会正值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国庆档期中国电影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新时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引领问题值得总结与思考。他进一步谈到,中国电影处在发展的“黄金期”,正在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正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近些年中国电影取得长足进步,但在思想引领、艺术创新、经济效益以及国际影响力还存在很大开掘空间,而高质量人才的脱颖而出,是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驱力。希冀借助本次座谈会,经由文史界、思想界和电影创作人员的思想碰撞,为当下的中国电影发展助力。

张颐武结合国庆热播的影片对现实主义创作的现实观照进行阐释,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伤”文化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元素。要将情感结构和现实做结合,注重家庭、伦理以及日常生活,并与国家象征结合起来。而如何保持文化定力,把成熟的写实主义经由感伤动情的文化转化为支撑中国电影发展的动力,做好本土文化的全国传播和全球性传播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范玉刚从两个视角来谈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第一,现实主义电影要把人民装在心中,用直面现实的历史眼光,从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关注现实、彰显时代精神、倾听时代声音,写出小人物的冷暖情怀和人性光辉。第二,电影产业要解决电影工业体系的健全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真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全球。

段炳德从经济学方面探讨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与价值引领的问题,由市场、产业、技术、内容和价值五个维度探讨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尤其要依托传统文化、国际共同价值等价值判断,并以大国电影视角、全球视野作为沟通的桥梁,去寻求东西方文化的最大公约数,为中国与世界沟通做好文化准备。

杨晓红介绍了大地电影在放映环节的整体情况,并结合集团在产业上游投拍的作品分析,提出“内容决定市场”,“高质量影片要结合价值观和文化传播属性、充满正能量并带给人希望和温暖”等观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