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我们恋爱吧》用共情感受恋爱以留白抒写青春(2)

“因为素人是普通人,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不会因为网上的言论而改变生活轨迹,也不会带着强烈的目的性来参加节目进而宣传自我。”总导演张昊如是说。例如素人嘉宾南方在节目中的表现显得有些笨拙,还有些“贪心”,数次在网络上引发激烈的讨论,但却并没有改变南方的求爱方式。在不同观点交相碰撞的时候也有网友把锅扣给了节目组。这种观点当然略显偏激。

事实上,作为一档全新的“婚恋类”综艺,《我们恋爱吧》秉持着“无剧本”的拍摄原则,力图将真实的“邮轮恋爱”还原给观众,希望社会和观众都能共同感受来自最平凡普通人的恋爱方式,感受不同思维和婚姻观的碰撞,为年轻人打造一个“展示自我恋爱”的舞台,其中的“留白”让所有的观众都能成为其中“隐含的读者”,去产生与自身相符的审美感受。

总编剧王思奇明确表示:“我们前期没有做过多预设。我们编剧在创作过程中承担的只是‘体验’的角色,其他的节目编辑可能要写故事大纲,但我们编剧前期只是体验了邮轮与感受了船上的生活,在拍摄时则是随时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因为要随机应变地去根据素人恋爱的进展来寻找接下来的场景,作为独立个体的素人是完全不受干预的。”

相比起很多综艺的“包场架机位”拍摄,《我们恋爱吧》采用的“全开放式录制”为节目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在容纳人数为5000人左右的18层邮轮上,挖掘亮点的场景,拍摄来电的恋爱,同时还不能耽误邮轮的正常经营,简而言之,每一天的拍摄对于制作组来说都是从0开始,正如制片人郝炜晨说的“我们的所有机位都没有办法提前布置,场景都不停的在变化。”

作为将年轻人定位成重点靶向群体的节目,又需要兼顾社会价值观的传播诉求。节目组将前期准备做到了极致,从地勤到拍摄团队通力配合,总导演张昊更是开玩笑地表示:“船上拍摄期间,工作人员日均1.5万步数起。”多方共举,才能将普通青年的恋爱故事和节目内核完整呈现给观众。总导演张昊将这件事概括为——我们不生产故事,只是故事的搬运工。

是镜子,也是桥梁

随着人们“独美”意识的逐渐加强,每个人对自己的私人空间和领域划分得越来越明显。于是出现了报复性熬夜、孤独等级等社会性名词。对自我空间的潜意识保护表现在爱情观上,就催生了诸如“多喝热水”“口红色号”“男默女泪的礼物”等诸多有意思的话题。这些社会话题影射出当代年轻人对于“我和TA”的人际交往中的权衡和摇摆。

随着节目的播出,它传达的关于友情、爱情的观点也随着时间逐渐发酵。节目观点与社会观点碰撞,在引发了激烈讨论的同时,也为社会输出了许多不同的爱情观点。爱情观具有私人且主观的特点,它架设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上,经过每个人不同的生活轨迹淬炼形成,没有雷同,不易更改。试图通过一档综艺节目传授价值观和方法论,从而去改变一个人的三观并不是节目追求的目标。

《我们恋爱吧》从来不会“教你如何谈恋爱”,教你用什么样的手法和话术能够“获得一份真爱”。它用最贴近普通人身边的实例,与最直白的恋爱剖析,为更多年轻人和观众带来泛娱乐化的共情和情感共鸣。《我们恋爱吧》更像是一面镜子。总导演张昊看它:“虽然它不会教你如何谈恋爱,但能告诉你怎么避免犯低级错误,有现实指导意义。”制片人郝炜晨看它:“恋爱经验是其次的,观众在嘉宾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的故事、观点、想法,映射到观众身上,从而产生共情,是我们节目相传递的核心。”

与此同时,《我们恋爱吧》也是一座桥梁。它能够通过素人的表现为这一代年轻人的恋爱观向社会主流打开一扇窗。这座桥,也终究会联通着桥两端的人走到一起,让年轻人拥抱社会,让世界拥抱年轻人。

随着上半季第一段节目的结束,《我们恋爱吧》的第一段航程也迎来完结。制片人郝炜晨透露,下半季的第二段即将有新人加入,有旧人延续,牵手成功就离开,没有遇到的会根据意愿继续留在船上是否开展下一段航程旅行,重新组成六个人的组合。

呈现上的“留白”,等待观众来进行意义的拆解;感受上的“共情”,则等待观众从中找到一个象征化的自我,未来这座邮轮上又将发生什么,也令人颇为期待。   

(责编:燕帅、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