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内新闻 >

初心不改的村书记(前沿观察)

  平坦宽阔的柏油路,秀丽雅致的广场,如诗如画的公园,古香古色的长廊,整齐划一的楼房,人来人往的商业街……走进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周台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勾勒出这个幸福新村美丽动人的画卷。

  “日子越过越红火,范书记带领大家一起干!”问起周台子村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村民常这么说。

  范书记是谁?范振喜!32年来,他作为周台子村党委书记,带领党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将一个“两山夹一沟”的特困村,建成了家家勤劳致富、人人安居乐业的新农村。

  宁愿“小家”亏,也要“大家”富

  1987年,刚接手周台子村时,从部队回村、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范振喜还是一个25岁的小伙子。当时的周台子村是一个“穷乱散”特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村部仅有5间旧房子,其中3间租给原国营铁矿的家属,余下的两间房里仅有一张三条腿的桌子、一把散了架的凳子、一个电话没有摇把子,这就是周台子村村部的全部家当。不仅如此,村集体还欠了外债8万元。

  村里老人薛东林回忆:“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给周台子的小伙,连讨饭的都绕着周台子村走。”

  “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范振喜撂下了狠话。上任后,他组建了新的“两委”班子,确立了“固农、强工、兴三产、促文明”的发展思路。

  收矿点,这是周台子村富起来的第一桶金。

  当时,周台子村域内有一些零散的矿点,但大都谁占谁开采,集体一分钱也得不着。其中,最大的一个矿点由范振喜的二哥范振礼开采。

  要想把矿点都收归集体,只能牺牲自家利益。范振喜一次又一次找二哥做工作,二哥却无法理解亲兄弟的举动,不解地说:“做梦都没想到你当了个村支书,竟然算计到自家人头上!”范振喜说:“二哥啊,我心里明白,你开着这个矿是咱们全家人的福气,可是为了村这个‘大家’,只有咱‘小家’吃亏。二哥,大伙选我当书记,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啊!”一时间,兄弟俩撕破脸、断了情。

  最终,范振喜“逼着”二哥交出了矿点,使得村集体一下子多了七八万元的收入。随后,范振喜带着干部理顺了其他几个矿点,重新签订了管理合同,村集体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局面打开了,人心收拢了。乡亲们都对范振喜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年轻支书满身都是正气。”

  一鼓作气,范振喜带领村干部走家串户清理陈欠、治理乱砍滥伐。他专碰“钉子户”,任凭纠缠,就认一个理:欠集体的钱不还,没门儿!最终,周台子村收回了多年欠集体的债务。

  为了制止乱砍滥伐,范振喜召开村民代表会,重新修订村规民约;为了改变农业生态环境,范振喜发动群众把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地退耕,封山育林,带领群众平整稻田、治理荒山、栽植树木,逐步改变了农业生态环境;为了提高生产生活条件,范振喜筹集资金,改善村里的基础条件和道路状况,带动了运输、矿产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了改造小学危房,建设党员之家,范振喜筹资翻盖了标准化教室,购置了教学设备,解决了小学危房的后顾之忧,翻修10间村部,使干部有了办公地点,党员有了活动阵地……

  为啥这么拼命?在日记中,范振喜用工整有力的楷书回答:“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以尽快的时间、最短的年限让周台子村率先富裕起来。”

  只要活一天,就要富乡亲

  1992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周台子村的“火”越烧越旺,先后兴建了烧结厂、草垫厂、养猪场等集体企业。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范振喜撸起袖子描绘富民强村蓝图时,却被查出患了血癌。

  医生对范振喜说必须做骨髓移植手术,否则死路一条。可骨髓移植,光押金就得10万元。1992年,连“万元户”都少,10万元更是天文数字。

  范振喜几乎要放弃了,可村民并没有放弃他。乡亲们自发地东家一百、西家五十,愣是给范振喜凑齐了10万元救命钱。邹凤霞大娘颤巍巍地抖搂开手绢,把一沓子零钱递给范振喜说:“这是我卖鸡蛋攒下的50多块钱,你拿去治病吧,你是个好当家人,咱们村离不开你!”捧着乡亲们凑的10万元救命钱,范振喜眼泪止不住地流。

  手术虽然成功了,但是范振喜的身体仍然免疫力低,容易感染病毒,并发症多发。出院时,医生嘱咐他:静养三年,喝无菌水,吃无菌饭。

  可他心里放不下乡亲们,不到三个月就回到了村子,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顶着严寒酷暑没日没夜地抓发展、上项目。他先后筹资两亿多元,创办了七八家村办企业,村集体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