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莫让“10万+”成为“10万假”(2)

  应该承认,追求“10万+”本身无可厚非,人都是逐利的。但是,如果以这种赤裸裸的造假行为去炮制“爆款”,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在短期内,大量用户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的确会为该平台创造可观收益。但是,在用户发现其内容缺乏吸引力后,便会取消关注。因此,使用“灰色手段”吸引流量,聚得来流量,但留不住人心,无法培养粉丝黏性,便不能保证长远的收益。

  划出价值底线完善行业制度

  在媒体融合形势下,一向以严肃著称的时政新闻也在悄然“变身”,结合新的形式并加以营销手段,也可以打造出众多“10万+”“100万+”甚至“1000万+”。然而,传统媒体生产大批以“短新快”为特征的融媒体“爆款”产品时,依然坚守着自身的原则和立场,这也为行业立下了标杆和示范。

  “不要为‘10万+’而‘10万+’。”钱江晚报融媒体中心主任蒋梦桦表示,对传统媒体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来讲,要研究整个新媒体在互联网传播下的变化和相应的使用策略,更要有信心去挖掘用户心理,并据此设置选题,提出适合的表达方式、呈现形式、传播渠道等,促进新媒体思维的“时度效”新闻资讯推文呈现在受众面前。他告诉记者,钱江晚报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的3个标准就是要“有用、有趣、有温度”,不是为了一定要达到“10万+”的阅读量,但一定要对受众有用,和受众产生共鸣。

  “人民日报社的融媒体工作室是一个好的例子,生产出很多时政类的‘爆款’产品,发布在微博、微信等不同的新媒体渠道上。他们坚守的是基本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道德,只不过形式灵活,不断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让人们很容易就接受了他们的产品,并由用户自发转发,进而形成‘爆款’。”曹晚红表示,规范行业秩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需要行业自律和受众媒介素质的提升,包括对新媒体工作人员的培训等。但是,很多自媒体的从业者尚存管理难点。

  “带有欺骗性质的‘10万+’文章一定要被肃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传播实务教研室主任刘海明向记者表示,有些自媒体在追求“10万+”的过程中,难免会打破一些传统的新闻写作规范,因为其本身就缺乏基本的规范,这就很可能会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构成强烈冲击。“然而,‘10万+’毕竟是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产物,也应交给市场去解决。这时要做的,是提高受众的鉴别能力,提供便捷的举报机制,杜绝带有欺骗性质的行为不断蔓延。”

  “必要的红线还是要有,同时,还要相信互联网的自净功能,以及受众的自我辨别能力。”蒋梦桦表示,微信公众号作为21世纪初期的新生事物,浩如烟海,管理有一定难度,但不断完善制度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与推动。

  受访者一致认为,每一个内容创作者都应心生警惕,只为了吸引眼球而诞生的“新闻”生命力是不长久的。无论是媒体内容创作者还是自媒体人,都应该在心里划出一条价值底线,有价值观、有正能量的内容才是有意义的“10万+”。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