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纸如何压缩了时空?复旦教授埋彩蛋教你打开历史的底稿
时间:2019-10-27 07:0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早晨,一位17世纪的英国绅士也许正喝着咖啡,读一份伦敦宪报;一战后期,一个美国人在报纸上读到白宫宣布召回驻德大使,猜想这意味着什么;一战后,一个德国人看着报纸上希特勒的照片,陷入了沉思……10月26日起,你可以在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一楼,通过《历史的底稿——十七世纪后中外珍报展》穿越时空,阅读他们手中拿着的那份报纸。 寻宝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5日,展出90件中外报刊原件。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近日采访了展览策展人——复旦大学教授张力奋,他曾任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创刊总编辑。 张力奋自称对纸媒有种“特殊的情结”,在英国研习传媒多年,染上了爱好收藏的“英国病”:每有世界大事发生,他便留心存上一份报纸。他的收藏涵盖近100个国家,有些购买于拍卖行、收藏家处,有些取自各国机场休息室的赠阅报刊,有些则托旅行或出差的友人带回。参展的90件藏品,是为庆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0周年院庆,层层选拔出来的。 他介绍,这些报纸中花了最长时间找到的,是深圳特区最早的报纸——80年代的蛇口通讯报,为此他还花了一万元给上一位藏家。 每一件藏品都拥有自己的故事:十七世纪下半叶的伦敦宪报(London Gazette)在所有藏品里,算是爷爷辈的。通过这张报纸,你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印刷技术和纸张。每一张都使用手工印刷,当时的用纸掺杂了麻的成分,报上字母的凹凸感分明可见,且每一张都有编号。 另一件1888年2月13号英国金融时报的创刊号,现存世很少,因此展出的这份创刊号原件更显珍贵。在这份创刊号上,你可以清晰看到当时使用的logo和报名。130多年后的今天,它们依然还在沿用。 把视线拉回中国,申报停刊前的最后一个月曾经非常细致地描述了整个国家的状态和情绪。 这个展览用报纸压缩了时空,让几百年的全球故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我们说报纸是历史的初稿,就是我们当时在读报纸的时候可能想不到,但是我们所读到的某份报纸记录的事情,说不定就会改变世界。”张力奋说。 一日 豆瓣上有一部高分的纪录片《浮生一日》,两位导演牵头,通过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邀请全世界网民用摄像机纪录下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自己的生活琐事以及对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最终剪成了这部纪录片。 其实早在1936年,受到高尔基编撰《世界的一日》的启发,邹韬奋与茅盾就曾策划过《中国的一日》。 在没有触达全球的互联网的那个时代,为了了解普通中国人在1936年5月21日这个普通的日子都做了什么,他们只有一个方式——登报。 1936年5月18日,申报上出现了这样一则消息: “凡是‘五月二十一日’二十四小时内所发生于中国范围内海陆空的大小事故和现象,都可以作为本书的材料。这一日的天文、气象、政治、外交、社会事件、里巷琐闻、娱乐节目、人物动态,无不是本书愿意包罗的材料……” 这份1936年5月18日的申报,也会出现在这次的展览中。曾经通过报纸发布的招募信息与如今通过视频网站发布的招募信息,介质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对生活的记录却并没有改变。 致敬 1935年10月,在复旦大学30周年校庆之际,新闻学系曾举办过被誉为“中国新闻史上的创举”的“首届世界报纸展览会”,这次展览也是一次对历史的呼应。 “当年报纸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处在一个黄金时代。当年复旦大学的展览涵盖了那么多的国家、那么多的报纸,可以想见年轻的中国报业对西方的追赶,同时也体现了上海的国际化程度。” 举办十七世纪后中外珍报展,一方面是为了致敬历史,另一方面则因为张力奋相信,尽管报纸在当今貌似逐渐式微,但纸媒的精神并没有消亡。 印刷文明改变了人类知识生产和社会秩序,报纸作为一种力量直接推动了文明的进程。当时最好的报纸已经有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逻辑,有视觉上和版面上的“语法”。 报纸还是一种大众的启蒙教育。互联网进入以后,历史并没有断裂,仍然以原有的逻辑在进行,只是呈现的方式变了。一个媒体如何存在,靠什么存在?如何重新建立它和市场、和读者的关系,如何确立游戏规则和伦理标准?这些问题不会因为介质的变化就消失——非但要存在,并且要以新的方式存在。在信息时代,有些问题的难度甚至增加了。 彩蛋 (责任编辑:admin) |